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宜信惠民:疫情期间也要注意辨别非法集资的骗局
    • 2020年03月23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抗击疫情仍在继续,宅在家里不能出门的我们一定不停地刷着手机,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里,宜信惠民提醒您,疫情期间也要谨防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

    抗击疫情仍在继续,宅在家里不能出门的我们一定不停地刷着手机,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里,宜信惠民提醒您,疫情期间也要谨防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

    盲目跟风、侥幸心理…...

    被骗者利欲熏心“飞蛾扑火”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投资人的心态具有普遍性。他们有的对投资项目根本一无所知,有的被高利诱惑失去理智,有的仅仅因为周围人都参与了而盲目跟风,但也有人尽管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局,仍抱着“赚一把就出来”的侥幸心理,想火中取栗。

    一、警方揭秘“骗局六大障眼法”

    为了更好地让公众识别骗局,网公安机关以经典案例揭秘了“骗局6大障眼法”。

    1、编造虚假项目

    据公安机关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谎称创业创新

    在近年破获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投资人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3、承诺高额回报

    暴利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公众的不二法门。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倍。

    4、虚假宣传造势

    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也是迷惑公众视线的一种常用手段。

    5、藏身虚拟空间

    借助虚拟网络,将“去中心化”“开放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6、利用亲情诱惑

    实际案例中,大部分非法集资的投资人都是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尤其是中老年投资人。非法集资者一般通过收取保证金、约定到期返还保证金,并提供免费入住养老基地服务或给予养老补贴的方式,非法集资。

    二、要注意非法集资的十大类型骗局

    此外,公安机关还通过梳理近年来侦办的众多案件,总结出了非法集资的十大骗局: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三、警方提示:要“四看、三思、等一夜”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是套路。设局人正是抓住了人们的“防备心”不足却“爱财心”严重的心理,才会屡屡得手。如何保护好钱袋子,警察帮忙支妙招↓

    “四看”:

    1、看融资合法性。合法的融资,如发行股票、担保公司、开展P2P业务、小额贷款等都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可到监管部门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

    2、看宣传方式。看是不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获取的集资信息,或是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

    3、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为什么不向银行贷款?集资款用在实体经营项目还是投向不明?获取利润的途径是什么?

    4、看参与集资的主体,是不是谁都可以参与。

    “三思”:

    一思是否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投资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

    投资回报率高于5%的,避免头脑发热,一定先问问家人和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宜信惠民温馨提醒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期,居家自我防护的同时,更需强化金融知识储备,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周锦秀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