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城市下调房贷利率 有中介又动经营贷"歪心思"
- 2021年12月18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记者发现,多个自称是银行下属贷款机构(实为贷款服务公司)的客服通过电话等方式推销贷款产品,以“利率低”“时限长”等理由向购房者推销经营贷,从银行套取资金流入楼市,并从中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费用。
本报记者 彭 妍
近期市场不断传出房贷松绑的消息,而房抵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的现象再次引起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多个自称是银行下属贷款机构(实为贷款服务公司)的客服通过电话等方式推销贷款产品,以“利率低”“时限长”等理由向购房者推销经营贷,从银行套取资金流入楼市,并从中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费用。
“利率可低至3.55%,能贷20年”,这样划算的事情,普通借款人通过贷款中介真的可以实现吗?对此,记者咨询了一些贷款中介,在得知贷款用途是为了购房时,多数贷款中介都给予了肯定回复,并称“理论上不可以,但通过我们操作,可办理低利率的经营贷,将资金套出用于购房,而且银行查不到资金流向。即便是借款人名下并无公司、无实际经营流水,也可以帮助借款人虚构相关信息”。
房贷、经营贷利率下调
多地多家银行纷纷下调房贷利率。《证券日报》记者向深圳多家银行求证后发现,针对首套房贷款,部分银行已下调房贷利率至4.95%,但大部分银行仍执行5.1%的主流房贷利率;二套房贷款利率则最低可至5.25%。
贝壳研究院近日发布的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11月份贝壳研究院监测的百余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69%,较10月份回落4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为5.96%,较10月份回落3个基点。
在房贷利率下调的同时,经营贷利率也有所下调。
北京某国有银行职员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近期经营贷利率有所下降,如与我们行有业务往来,则可申请到最低利率4%,按月付息,一年还一次本金,循环使用5年。”
“目前经营贷的利率是比较低的,1年期3.85%,3年期和5年期均为4.65%,与当前LPR执行的基准利率相同。”某股份制银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利率挺合适的,可以先申请额度。
目前,多地正有序推进针对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检查工作,银行内部也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例如,注册公司时间要求在一年以上,新加股东要在半年以上,否则无法申请经营性贷款。
某国有银行个贷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办理经营贷业务在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都比以前更加严格,对公司成立时间、借款人持股比例、是否是法人、公司主营业务、抵押房产的房本年限等条件,都有更加明确、严格的要求。对借款人所提供资料的审核也更加严格。
经营贷“包装”屡禁不止
在强监管之下,仍有贷款中介诱导购房者违规套取贷款,利用经营贷与按揭贷款间的利息差额吸引购房人,而中介机构趁机从中赚取不法利益。
事实上,对于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购房贷款资金来说,利息差距所产生的成本差额确实较大。
某贷款中介给《证券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申请房贷金额500万元为例,北京地区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5.7%,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计算,20年要还本息共计839.08万元,其中利息为339.08万元;而同样是贷款500万元,抵押经营贷20年,年化利率3.55%,本息要还699.04万元,其中利息199.04万元。相比房贷,后者可以少还利息约140万元。
《证券日报》记者以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咨询了北京几家贷款中介公司。某贷款中介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其所在公司仍可帮助客户“包装”资质,申请到较低利率的经营贷资金。花钱注册一家公司就能贷款,利率最低3.6%,银行很难查出贷款实际用途,用于购房完全没问题。有贷款中介公司职员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规避银行检查的方法。
中介收取的包装费和服务费也都是明码标价。包装费的市场价一般在1万元-1.5万元之间,服务费是贷款额的1%-2%,主要包括场地费、申报材料费。另外,提供第三方账户还需收取3000元-5000元不等。
监管方面仍存难点
监管部门对于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处罚也毫不手软。从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来看,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
例如,11月23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某国有银行湖北荆门分行因存在“贷后管理不慎”“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和“转嫁经营成本”“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违规行为,被处以95万元罚款。另一家国有银行辽宁分行、山东分行也因个人经营贷流入楼市、二手房贷业务调查核实不到位等行为合计被罚90万元。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频繁发生,监管难点在哪?又如何防范?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一方面,银行业机构内控机制存在缺陷,内部审核环节有漏洞;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业从业人员合规意识不足,没有抵挡住外部诱惑,面对监管存在侥幸心理。银行业机构要从源头开始预防,完善内部合规制度,强化内部从业人员合规意识培养,把控贷前风险。同时,银行应加强自查自纠,定期抽查贷款业务,建立起完善的贷中监测机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难点主要在于经营贷资金放贷后无法追踪,需多方协同、信息共享。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