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省敲定新基建施工图 新建42.5万个5G基站
- 2022年02月11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就快。据记者梳理,截至2月10日,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基建“施工图”,有的地方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有的则明确“加快”。其中,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
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就快。据记者梳理,截至2月10日,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基建“施工图”,有的地方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有的则明确“加快”。其中,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基建投资提速正在成为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快新基建建设有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预计“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新基建投资提速
成稳增长重要抓手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新基建项目投资体量普遍较小,但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和有效增量。因此,多地纷纷布局新基建建设,并大力支持数字化相关产业发展。
具体来看,贵州省提出,2022年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推进“东数西算”试点,加快京东、南方电网等数据中心建设,新建5G基站2.5万个;云南省明确,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枢纽,提升昆明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服务能力和物联网接入能力,持续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新建5G基站2万个,推进5G融合创新应用;安徽省提出,实施“新基建+”行动,创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集群,新建5G基站2.5万座以上;上海市则提出,全面完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建设超大规模开放算力平台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上半年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需要宏观政策适度靠前发力,基建投资提速正在成为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备三个突出优势:一是新基建能够兼顾短期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中长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新基建建设符合政策导向,有利于获得专项债等金融财政资源支持;三是新基建投融资机制更为灵活和市场化,对社会资本有较强吸引力。
“十四五”新基建投资
规模或超15万亿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要求“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在项目审批还是资金筹措方面,新基建都会受到政策面的倾斜,‘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基建投资有望经历一个稳定、快速增长阶段。”王青说。
事实上,去年以来,多地密集出台“十四五”新基建规划,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全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四年,包括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新基建投资整体上将保持年均约17%的增速。
唐川认为,当前“行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模式已进入“质变”阶段,各地区、各类产业项目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基建项目予以协同。预计“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整体将超过15万亿元。
在王青看来,在投资新基建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充分参与,鼓励市场竞争,政府投资可主要选择类似于特高压、轨道交通等不确定性较低的项目。政策支持的要义在于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成本,强化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根据当地资源禀赋锻造竞争力“长板”,放大已有优势。
“新基建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服务体系,其发展基础需要建立在传统基建、传统公共服务和传统商业服务的数字化基础之上,且数字化程度越高,新基建能够发挥的协同效应就越强,大力度推进数字发展,将能更有效地促进新基建产业的成长。”唐川表示。
在唐川看来,新基建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稳定运作,除了资产持有人持续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投入,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金融扶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全面介入新基建领域相关业务,解决部分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新基建项目健康、长远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