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高风险金融机构“精准拆弹” 央行重磅发声
    • 2022年05月13日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刘四红

    提要:王好认为,央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首先,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立体发展体系,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巨大的潜力;此外,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带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且拥有了相当大的国际引领力。

    5月12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发布会上谈及了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举措,以及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应对等多个热点话题。

    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

    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会上,陈雨露表示,中国是宣传倡导绿色金融理念的国际先行者。截至目前,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同时构建了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且激励约束机制也在绿色金融方面逐步完善。正如陈雨露介绍,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的绿色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到1.1万亿元,这在全球居于前列。

    此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取得了重要进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深化。陈雨露表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部分金融机构已经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并且试点开展了碳核算,为未来适时在全国推广积累了经验;另外,中国央行还参与发起设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这个网络正在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之一。

    在宏观资深分析师王好看来,央行支持绿色金融整体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上。

    所谓“三大功能”,指的是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而“五大支柱”则指的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以及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三大功能”集中体现了市场化的思路,就是要以金融政策、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手段促进和保障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五大支柱”则凸显了央行促进和保障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工作方向。

    根据最新进展,王好认为,央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首先,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立体发展体系,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巨大的潜力;此外,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带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风向标,且拥有了相当大的国际引领力。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发展碳金融,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控碳减排。

    高风险金融机构 “精准拆弹”

    除了绿色金融发展,如今业内也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进展高度关注。

    会上被问及相关问题时,陈雨露指出,我国的金融体系始终保持着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

    比如,2021年末,处于安全边界内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占比为98.9%,其中2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评级一直是优良,部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金融体系“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中国的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债券市场有序打破了刚性兑付,总体平稳运行。

    同时,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化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对重点高风险企业集团、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了“精准拆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

    “大家前一段感受比较深的影子银行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停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立案查处了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部纳入了监管。”陈雨露还介绍,目前已稳妥有序地实施了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妥善化解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P2P风险妥善处置,表明我国在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等方面乱象治理上取得显著进展,也遏制了一些伪创新金融活动,打击了部分金融违法行为等。在他看来,防范化解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加快补齐金融监管制度短板,“精准拆弹”、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风险处置,将促进金融规范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应对,陈雨露也谈及了多个方向。他指出,中国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力支持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稳定。

    陈雨露称,下一阶段,央行还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

    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周茂华认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偏积极,通过总量与结构性工具配合,在确保总量货币平稳增长情况下,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助企纾困,促进内循环。央行工具箱丰富,除了总量政策外,还有专项再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绿色支持工具等,面对复杂内外环境,央行需要政策工具保持一定灵活性。

    王好则进一步提到,增量政策工具可能会集中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如果今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那么进一步降准可以期待;其次,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企业和行业有望得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额外支持;再次,支农支小贷款、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方面可能会受到增量政策工具的眷顾;最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碳减排等方面有望得到更多专项贷款和再贷款。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