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扩增量稳存量 监管释放扩大信贷投放强烈信号
    • 2022年05月25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周茂华称,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重点地区复工复产取得进展,经济内生动能有望逐渐恢复,叠加财政金融政策密集发力,后续信贷需求有望被激发。而在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下,信贷总量增长将展现出更强稳定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一天之中连开两场重要会议,扩大信贷投放是共同的关键词。据人民银行公布,5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同日,人民银行召开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电视会议,就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作了部署。

    专家指出,扩大信贷投放的政策信号越发强烈,后续有望看到金融机构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同时发力,增加信贷投放,推动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主动作为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货币信贷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一段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做好当前金融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的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指出,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齐心协力,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

    对于主要银行机构,会议分别提出了要求: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发挥补短板、跨周期调节的作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发力、多作贡献,股份制银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型城商行要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会议强调,各主要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调动行内各方面力量,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强化政策传导。

    同日,人民银行召开的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电视会议也指出,人民银行系统要主动作为,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各项金融政策,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与金融机构共同担负起金融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任。

    “当前正是需要金融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靠前发力的时候。”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金融机构应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原则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需求,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让利和支持力度。

    全力以赴 用好用足各种工具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场会议聚焦信贷工作,释放出引导扩大信贷投放的强烈政策信号,表明“宽信用”已成为当前金融支持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也预示着下一阶段信贷投放乃至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有望迎来明显变化。

    两场会议均对下一阶段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作了部署。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平衡好信贷适度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人民银行进一步表示,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的同时,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对接新的有效信贷需求。

    “这两场会议围绕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所作的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注意到,除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被频繁提及的领域,会议还提出加大对水利基建、货车司机等的支持,信贷政策的研究制定进一步体现出精准度和导向性。

    周茂华称,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重点地区复工复产取得进展,经济内生动能有望逐渐恢复,叠加财政金融政策密集发力,后续信贷需求有望被激发。而在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下,信贷总量增长将展现出更强稳定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