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 全球性粮食危机或将来临 近期国际粮食市场动荡 中国从容应对
    • 2022年03月30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魏婉

    提要: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穆月英认为,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劳动力短缺、食品供应中断及交通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到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俄乌局势的持续紧张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较大冲击,使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

    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即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日前发布警告,在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冲突、疫情持续的多重打击下,2022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40.7点,同比增长24.1%,创历史新高,38个国家的4400万人正在饥荒边缘徘徊。

    为应对此次危机,乌克兰、匈牙利、阿根廷等国相继出台粮食出口禁令,还有部分国家正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粮食,欧盟也在酝酿史上首个农业危机处置基金,总规模达15亿欧元,并计划腾出近400万公顷的休耕地种植农作物。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何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球性粮食危机或将来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穆月英认为,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劳动力短缺、食品供应中断及交通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到诸多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俄乌局势的持续紧张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较大冲击,使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

    穆月英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2月,从月度环比价格指数来看,国际市场中玉米和大豆半年来价格持续上涨,月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23%和5.61%,且大豆价格波动剧烈,近3个月的平均环比上涨率约为10%,而小麦今年2月比1月上涨了22.7%。

    凭借着肥沃的黑土地,乌克兰与俄罗斯被誉为“世界粮仓”之一。穆月英指出,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的葵花籽油出口量则位居世界第一,两国小麦的出口量约占全球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21年,两国葵花籽油的出口量约占全球出口量的80%。

    据乌克兰农业政策部门预测,由于俄乌冲突乌克兰全境播种面积可能会减少30%。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之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俄乌冲突使很多国家难以获得小麦和谷物的正常供应,该状况在未来一年至一年半之内将更加严峻,或将危及全球数以百万计民众的粮食安全问题。

    包括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最依赖俄、乌两国的粮食供应,受到的打击将尤为严重,比如黎巴嫩一半以上、突尼斯42%的进口小麦来自乌克兰。近段时间以来,多国限制出口、相互制裁,更是引发市场担忧,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均价,已经从2021年的6.93美元/蒲式耳涨至超11美元/蒲式耳。

    另一方面,穆月英分析,石油天然气作为农资中化肥农药的主要原料,俄乌冲突升级引发的能源价格暴涨,意味着粮食生产成本剧增,这对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带来了直接冲击。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以来,一些肥料的涨幅高达40%,给全世界种粮农民带来农资困扰,同样给中国粮食供应安全带来挑战。

    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

    国际形势的波谲云诡,让结构性短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过高情况严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量约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6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640万吨,相当于同年大豆进口量的17%,大豆油料自给率较低。

    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做饲料蛋白,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优化供给结构,是一种必要调剂,但是根据近期国际大豆供应趋紧情势来看,“要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过度寄希望于国际市场,以内为主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始终坚守的底线。”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天祥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提高大豆和油料产能,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要下大力气调整结构问题,下大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能多种一亩是一亩,多收一斤是一斤,‘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今年国家重点在做两大准备,其一就是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500万亩以上,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空间,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年际间交替轮作,有效解决两者的争地问题。

    唐仁健表示,目前全国试点试验的种植面积已达700多万亩,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已基本成熟,今年将强化品种、农机农艺配套方面的服务。与玉米净作相比,每亩玉米产量相当,但可增收大豆100-150公斤,大豆还有固氮培肥功能,每亩地可减施纯氮肥4-6公斤。

    近日,在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等地,相关部门及农技人员已经开始抓紧落实,教农民学习农机农艺以做准备。江苏省坚持“一县(场)一策略”思路完成国家下达的60万亩推广任务;黑龙江省明确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左右;吉林省建立大豆扩种示范县、高产示范县,力争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80万亩以上。

    郑风田强调,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即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其中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方面的部署,就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中国有底气应对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针对俄乌冲突、全球性粮食短缺,穆月英认为,中国有底气打赢这场粮食“保卫战”。郑风田同样表示,俄乌冲突对于中国粮食而言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影响有限,还在国家的掌控之中。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2020年增产267亿斤,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多年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口粮自给率达到100%,让“禾下乘凉梦”近在眼前。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央和地方就在不断完善粮食储备,提高粮食有效仓容,以保障粮食安全。目前,中储粮在全国建立起了980多个直属库和分库,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和13个粮食主产区95%的县,总仓容、罐容超过1亿吨,占全社会仓容的五分之一,构筑起“大国粮仓”的储存和调控网络体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日前表示,国内粮食库存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调控物质基础十分扎实,除充足的原粮储备外,目前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总体上看,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507家、粮食供应网点45939个。

    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我国长期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政策,比如中央已经连续出台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相比,我国粮价近年来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考察农业农村部时指出。

    在保障今年的粮食种植方面,去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我国冬小麦晚播半个月左右、苗情长势非常复杂,但是夏粮生产也有一些有利条件。唐仁健曾表示,有信心夺取夏粮丰收,确保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近日,中央财政还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综合实施奖励、金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紧盯不放做好农资稳价保供,毫不松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日前,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统筹安排下,2022年度第1批300多万吨春耕肥储备已经开始向市场投放,后续还有大量储备化肥将陆续投放市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