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获外资看好 消费、制造业、基建将是三大带动因素
    • 2022年12月14日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谢若琳

    提要:花旗前瞻报告表示,2022年,通胀高企下海外主要央行纷纷加息、国际地缘冲突冲击能源格局、新冠肺炎疫情扰动持续,多重压力下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基本面较为薄弱的欧元区和英国或在今年年底陷入衰退,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在2023年年中到来。而中国经济的复苏反弹则有望成为2023年全球市场中的“一抹亮色”。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加快至5.6%。

    时至岁末,多家外资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及A股市场进行展望。“中国经济增长达到5%以上,消费、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增长亮点”已是大部分机构的共识。

    花旗前瞻报告表示,2022年,通胀高企下海外主要央行纷纷加息、国际地缘冲突冲击能源格局、新冠肺炎疫情扰动持续,多重压力下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基本面较为薄弱的欧元区和英国或在今年年底陷入衰退,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在2023年年中到来。而中国经济的复苏反弹则有望成为2023年全球市场中的“一抹亮色”。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加快至5.6%。

    “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面对通胀、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多重挑战。我们认为短期内中国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健康。”富达国际基金经理Hyomi Jie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寻求分散地区风险的国际投资者来说,中国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让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会上升到5%左右。”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非常大的反弹,消费、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将是三大带动因素。

    还有更多外资机构积极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比如,在毕马威中国近期发布的《2023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预计2023年中国仍将维持较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GDP在2023年有望实现5.2%的增长;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2023全球宏观经济展望》认为,2023年全球GDP增长率将不超过2.2%,美国经济或勉强躲过衰退,欧洲经济将收缩,而亚洲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其中中国GDP增长将达到5%。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外资机构认为,消费以及先进制造业将成为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Hyomi Jie分析称,消费市场方面,本地品牌、高端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受益于中国加速的供应链本土化进程。“高端化”的趋势已经展现出韧性,并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

    毕马威中国也在其《展望》中分析称,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居民信心提振、储蓄助力消费复苏,预计明年中国消费,尤其是服务类、接触类、体验类消费将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将引领投资增长。预计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产业优化升级、“专精特新”等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将继续释放效能,加快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叠加信贷支持政策发力,将利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此外,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廖婉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国企改革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科技行业和工业有望成为赢家。

    积极看好中国经济的外资机构也正在用“真金白银”对A股投下“信任票”,并表达对2023年走势的信心。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流向中国股市的资金为85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外资在中国股市的最大月度增幅。同时,时隔近两年后,摩根士丹利于12月4日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摩根大通、花旗、高盛等也在近期纷纷发出对中国股票的看涨声音。

    花旗前瞻报告认为,当前股市复苏处于早期阶段,估值仍处于低位,企业盈利有望上修,预计2023年表现更加优异。顺应中国结构性调整方向的板块,如内需、科技政策支持的板块值得关注。

    胡一帆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复苏将带来更多的消费,中长期看好一系列受益的行业,包括高科技板块。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