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 消费主引擎增添“新”动力
- 2025年04月17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专家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当前,政策持续发力,“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扩大服务消费等举措加快落地显效;科技赋能推动智能产品、服务场景创新扩容;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文体旅融合深化,成为增长新动能。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以消费升级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呈现向新向好的蓬勃态势。本报今起推出“首季中国经济观察”系列报道,通过多维视角,探寻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促转型、增动能中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
线上线下,家电、数码产品销售喜报频传,车市月度增速刷新近十年纪录;多地景区,外骨骼机器人开启试用,“赛博爬山”解锁文旅消费新体验;消博会上,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品等众多智能产品闪耀亮相,加快从实验室走入“百姓家”……
一季度,我国大宗消费增势稳健,部分商品表现超出预期;服务消费方兴未艾,增长速度超过商品消费;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前沿科技赋能消费场景创新。
专家表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当前,政策持续发力,“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扩大服务消费等举措加快落地显效;科技赋能推动智能产品、服务场景创新扩容;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文体旅融合深化,成为增长新动能。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以消费升级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意渐浓 商品消费提质向好
打开京东App,补贴专区格外醒目,国家补贴、平台补贴等各式优惠一目了然,“出口转内销”会场好物琳琅满目。走进西单大悦城,草莓熊、史迪奇的公仔在52TOYS“莓好奇遇”快闪店的全国首站中分外吸睛,为这家已运营18年的商场引来更多客流。
消费向好的态势不止在“眼”前,也在“数”里行间。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增速逐月回升。其中,3月消费增速达5.9%,创13个月新高。
商品消费在我国消费中占大头。“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消费金融组合出招、地方政府连环施策……(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2025年以来,政策创新蔚然成风,聚焦提振消费接续用力、更加给力。
汽车作为传统大宗消费品,是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中汽协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3月,乘用车销量246.8万辆,同比增长10.4%,增速为近十年同期最高。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推动汽车产销呈现两位数增长,实现良好开局,相关政策组合效应将持续释放,有助于延续市场增长态势。
IP经济、首发经济为传统商圈增添品牌力与吸引力。“西单大悦城今年已推出三个全国级首发首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接洽高品质的首发资源。”西单大悦城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第五届消博会首设新消费科技展区,智能机器人、全屋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品等智能产品集中亮相;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开跑;近期,优必选与居然智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推动智能养老机器人在家庭服务环境及相关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从展台、赛道到家庭,智能消费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消费场景创新。”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说。
方兴未艾 服务消费加快发展
科技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商品消费焕新升级、展现活力,服务消费也加快发展、释放潜能,成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表示,一季度,在春节假期、冰雪季等因素助推下,我国文旅市场进入繁荣发展新周期。游客出行意愿、旅游市场整体规模、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营收等多维度指标均达到历年的新高度。“供给侧创新,是驱动文旅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韩元军说。
高科技产品服务与景区特色“一拍即合”,解锁更多消费新场景,驱动文旅消费进一步升级。“近年来,公司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研发打造黄山AI旅行助手,并在今年2月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动其在智能交互、场景服务、伴游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升级。”黄山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体育经济发展势头正酣,“体育+文旅”也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的内驱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表示,一方面,体育消费直接带动体育用品制造、赛事运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旅游、体育培训等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消费能够突破行业界限,衍生出“体育+文旅”“体育+康养”等产业协同联动的经济新业态,展现显著的乘数效应和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文旅出行、体育健康、住宿餐饮、养老育幼……从更大范围看,服务消费正多点开花。
“从历史经验来看,服务业发展对提振消费意义重大。从需求端促进服务消费,从供给端支持服务业,可能是接下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说。
服务消费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加快政策推出,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等政策文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旅游业、超高清、体育赛事经济、中医药健康发展等支持政策。
促进增收 夯实消费增长之基
外部环境变化,使扩大内需的必要性、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的必要性进一步上升。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提振消费,需促进消费能力提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越快、居民财富增长越快、居民对未来的预期越乐观,居民消费增长越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看来,当居民收入提高后,可支配收入增多,直接提升了购买力。同时,稳定的收入增长也带来了稳定的租金、利息等财产性收入增加,会提升居民的预期、增强消费信心,促使他们敢于消费,进而对当期和未来消费支出带来积极影响。
张明建议,从收入维度提振居民消费,应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短期收入,大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以进一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在国民收入跨部门分配方面,应显著提高居民部门收入所占份额;在居民部门内部,应逐渐实施更具力度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
从改善预期的角度看,毛宇飞建议,一方面要稳定预期,通过积极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力资本,这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收入水平和生产效率,还能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
“为了同时促进短期经济复苏与中长期经济增长,应该更加鼓励有助于培育人力资本的消费。”张明说。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构成抵御外部冲击的底气。可以期待,当政策工具箱精准激活要素潜能,当数字技术深度重构消费生态,当民生改善持续夯实消费基底,消费引擎将持续驱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