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赴港上市势头不减 机构看好港股投资三条主线
- 2025年07月09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监管机构继续推进改革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竞争力和流动性,新股市场强劲势头料将延续,IPO融资规模有望继续提升;就投资而言,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港股依然是价值洼地,建议在继续配置低波红利资产为底仓的同时,关注科技、消费等方向投资机遇。
进入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又迎来不少公司递交上市申请,或发布公告更新其整体协调人信息;在排队申请IPO方面,港交所目前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与一级市场火热态势交相辉映的是,上半年港股二级市场也有不俗表现,但近期市场主要股指涨势放缓,呈现区间震荡走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监管机构继续推进改革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竞争力和流动性,新股市场强劲势头料将延续,IPO融资规模有望继续提升;就投资而言,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港股依然是价值洼地,建议在继续配置低波红利资产为底仓的同时,关注科技、消费等方向投资机遇。
消费、科技企业延续赴港上市势头
据港交所披露易网站信息,截至7月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仅7月1日以来便有14家公司更新其港股IPO进展,其中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和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公司新递交招股书,12家公司更新其整体协调人信息。2025年上半年企业竞相赴港上市的积极态势,进入下半年仍在延续。
据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发布的网志,上半年香港市场共完成了42宗IPO项目,募资总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规模增长约22%,暂列全球第一。此外,申请赴港IPO的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起申请,较年初数据倍增,当中也包括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
“这一方面反映港股上升势头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另一方面也显示过去这段时间对内对外的宣传推广工作渐见成效。”陈茂波介绍,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其新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
从企业类型看,消费企业和科技企业构成了上半年港股IPO市场的主力军,从前述2家新递交招股书的公司披露公告看,这一特征仍在延续。
招股书显示,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即国内知名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据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在中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覆盖9个省。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以交易总额计算,老乡鸡在2024年以0.9%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位列第一,以0.5%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快餐行业排名第八。
星源材质为A股上市公司,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功能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星源材质是中国首家掌握锂离子电池隔膜干法单向拉伸技术的企业,2024年按出货量计算,其在干法隔膜领域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新股融资规模有望继续攀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半年港股IPO市场的活跃表现,既得益于内地及香港监管机构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相关领域改革,也得益于港股自身估值稳中向好和流动性的改善。展望下半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并带动港股IPO市场融资额继续攀升。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认为,当前港股市场持续在多个领域推进改革,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竞争力和流动性,值得关注的具体举措包括:继续优化与内地互联互通机制,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目标;加强在东盟和中东地区的推广工作并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合作;于2025年年底前在技术上兼容“T+1”结算周期;继续增加海外认可交易所;继续引进重点企业来港;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等。
对于港股IPO市场2025年全年表现,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预计,将有80只新股上市融资2000亿港元,融资规模较其在二季度初预判的1300亿港元至1500亿港元大幅提升;新股中预计有25只为“A+H”上市模式,其余大部分来自TMT及消费行业。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北及华西区主管合伙人任绍文表示:“只要不出现重大干扰因素,我们对港股在2025年争取全球IPO市场领先地位持审慎乐观态度,这份信心源自持续增长的企业申请上市名单、日益增强的市场动力等,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正积极利用香港这一国际融资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港股上市制度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将进一步巩固港股作为全球领先上市平台的地位。”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持续“扫货”也为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改善提供了积极助力,从而增强了其对企业赴港上市的吸引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收盘,7月以来南向资金在短短5个交易日的净流入规模便达到211.26亿港元,年初至今净流入规模突破7500亿港元。
得益于港股通持续扩容、外资配置结构变化和境内资金对高红利、优质新经济成长股及境外资产的配置需求增长,中金公司分析师周东平测算,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8%升至12.0%,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向后看,受益于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港股优质“新经济”标的及红利股具备的相对投资吸引力,预计南向资金将维持净流入态势,港股通持仓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紧抓科技、消费、红利机遇
港股二级市场的活跃表现也成为吸引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动力,但近期其上涨势头有所放缓,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市场主要股指6月以来呈现区间震荡态势。
对于港股二级市场近期出现的波动,东方财富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带来流动性边际紧缩预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过当前美元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平稳且美国处于降息周期内,香港金管局对港元流动性收紧带来的下行风险整体可控,香港低利率环境或将继续维持;此外,当前港股卖空交易占比已降至历史相对低位,港股下行压力也较小。
陈果认为,中期来看,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港股依然是价值洼地。配置上建议在继续以低波红利资产作为底仓的同时,在低位线索里寻找边际改善机会,关注股权风险溢价(ERP)已修复至高位的恒生科技、互联网、云计算、创新药等板块;高股息板块短期配置性价比下行,但中长期看配置价值仍在,回调或是配置时机。
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梦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港股下行有底,短暂回调后或有增量资金入场。“随着市场进一步回调,增配红利资产和自下而上寻找被低估股票渐渐成为共识,部分此前获利了结资金也在寻找合适时机入场增配。”
在同样看好港股科技板块和高股息标的同时,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还建议投资者关注港股消费板块布局机遇。“在国内促消费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改善,当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港股消费板块有望上涨,重点关注医药行业和可选消费行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