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大参考>正文内容
    • 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 巩固落实退市制度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迈步新阶段
    • 2023年11月21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市场人士预期,随着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将巩固深化,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系统性工作将持续加码。在此背景下,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迈步新阶段,必将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市场人士预期,随着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将巩固深化,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系统性工作将持续加码。在此背景下,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迈步新阶段,必将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

    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再融资来看,11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明确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的具体执行情况。“根据再融资新规,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项目须与现有主业紧密相关,实施后与原有业务须具有明显的协同性。督促上市公司更加突出主业,聚焦提升主业质量,防止盲目跨界投资、多元化投资。”中金公司表示。

    从并购重组来看,下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延长了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

    “尤其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财务资料有效期拟从‘6+1’改成‘6+3’,有助于上市公司加快重组进程、降低重组成本、提高重组效率,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称。

    近期,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的信号继续释放,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的出台便是其中之一。11月1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允许上市公司单独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购买资产,并对适用原则、发行条件、定价和锁定、权益计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预计更多上市公司将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从而更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可投性’,活跃资本市场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将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不死鸟”无处遁形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内容。

    “在严格执行新规大环境下,退市机制成效持续显现,今年全年A股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再创新高。”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A股强制退市42家,今年上半年强制退市44家。资本市场退市力度和出清速度明显加快。其中,财务类退市是最主要的强制退市类型。在“营业收入+利润”的组合类指标下,曾经的“不死鸟”无处遁形。

    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3年陆家嘴论坛上所言:“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强化扶优限劣,切实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推动常态化退市机制落地见效。”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未来有关部门将持续完善退市等基础制度,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定型,增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普惠性。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有好的上市公司才是资本市场的关键,要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如此,才能逐步让资本市场反映出经济的结构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田利辉表示。

    当前证监会已启动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同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长效化的综合监管机制,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惩治财务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行为,夯实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内在基础。同时,从多个方面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包括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强化分红导向,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市值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等。

    股份回购是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手段。据悉,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优化股份回购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稳定、提振股价,维护股东权益,夯实市场平稳运行基础。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