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大参考>正文内容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 2024年01月12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1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监管局、上海监管局、宁波监管局介绍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情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1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监管局、上海监管局、宁波监管局介绍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情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不断增强监管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透明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国栋介绍,北京监管局聚焦股东股权、关联交易等实质性风险加大检查稽查力度,穿透识别、精准打击各类隐匿性、交叉性、关联性风险,及时叫停、规范涉嫌借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的“伪创新”“擦边球”行为,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带病运行”。

    聚焦普惠金融领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加强全面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世重介绍,针对惠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宁波监管局积极运用监管数智化手段,加强政策落地效果评估,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一方面,打造金融风险感知系统“FIRST”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对政策效果的微观监控穿透到具体企业、具体问题,开展个案剖析,以点及面,推动惠企政策不断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数智化分析工具,紧盯贷款流向、多头授信、数据真实性等问题,提升监管前瞻性和风险研判能力,确保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基本可控。

    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深入发展,金融风险更趋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尤为重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详细介绍了“五大监管”情况。“上海金融机构众多,从我们这两年处置的几个风险案例来看,机构从法人层面,党的建设弱化虚化、公司治理形同虚设、股东内部人控制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机构甚至存在被大股东掏空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表示,为此,上海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对法人机构重点抓好总行和总公司“牛鼻子”,同时强化对股东行为、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三道防线”的建立,以及风控与合规文化的培育。

    除机构监管之外,行为监管方面,上海监管局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王俊寿介绍,一方面,运用科技赋能为消保提质量增效率;另一方面,建立单兵作战到多方协同、社会共治的地方“大消保”工作格局,跨部门打击“代理退保”黑产、信用卡“反催收联盟”,两年来已配合打击相关案件超过30起,涉案金额超过8000万元。

    在功能监管方面,上海监管局主要是开展跨类型机构横贯式检查,以供应链专项稽核调查为例,该局对辖内127家各类金融机构供应链业务开展大数据分析,从数据异动、平台合作、行业分布等多个维度对全辖银行机构进行画像,排查风险隐患。穿透式监管方面,上海监管局主要加强股东行为穿透,资金流向穿透和业务实质穿透。

    “不能高管任职资格核准一次就一劳永逸,我们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对高管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这也是持续监管的一种形式。”王俊寿表示,上海监管局试点对上海中资法人银行高管开展持续监管,探索建立高管准入后持续监管评价机制,定期开展高管持续合规培训测评,形成“任职资格申报审查—任中持续评估—离任审计”的工作闭环。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应强化监管统筹协调,实施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持续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禁“无照驾驶”和超范围经营,提高监管针对性。当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只依靠金融管理部门,更需要金融业“自我革命”,要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张苏婧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