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2024年03月01日来源:中国报道
提要: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当下如何把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银发经济,研究政策措施;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发展壮大银发经济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当下如何把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银发经济概念,2015年欧盟将其界定为与人口老龄化和50岁以上消费者支出相关联的经济机会。
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国新办举行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关于银发经济的内涵,综合考量后将其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来看,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保障广大老年人生活福祉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在老龄化形势下,银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业内普遍认为,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公布的方案,203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约为315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5%。2050年将为3949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0.1%。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银发经济是老龄化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形态之一。在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快速的国情下,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教授丁志宏说,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一方面可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全面提高老年人福利;另一方面,在文化、政策和投资上做出积极转变有利于降低老年依赖成本,也有助于新技术创新,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催生更多银发产业新业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家健投副总经理刘鹰表示,银发经济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凭借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等特点,在经济、社会、人文方面都对国家和人民有着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据统计,202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6万元,估算消费规模达4.3万亿元。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城乡3亿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口,基金支出达到6.3万亿元,为老年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未来10多年是‘婴儿潮’一代的退休高峰期,预计每年新增退休人口有2000多万。”房连泉分析指出,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为活力型低龄老年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60—69岁的老年人口为1.5亿,超过了老年人总量的一半,他们拥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优势,可以为就业市场提供有益补充。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蕴含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复旦老龄院课题组预测,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19.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9.6%。
“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刘鹰说。
针对上述一些产业短板弱项,《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
“总体来看,银发经济覆盖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全领域,老龄事业主要体现政府举办或主导作用,老龄(养老)产业则更加强调市场自主。”房连泉指出,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将持续攀升,在拉动内需、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动力引擎作用。伴随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和数智化时代的来临,银发经济的内涵、覆盖范围和形态结构也将不断升级演化,带来新的机遇挑战。
丁志宏指出,我国银发经济市场存在巨大探索空间。如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推进银发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是市场主体抢占银发经济的制胜法宝。再如老龄金融发展将是一片蓝海,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体设计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其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同时提高个体养老资金投资收益,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利好。
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多种需求相比,我国在银发经济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仍相对滞后。
房连泉指出,第一,养老设施投入和机构供给水平不足。以养老服务业为例,2022年末,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为31张,专门用于护理服务的床位更少,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第二,老年消费有效需求尚待开发。老年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老年人在习惯上更偏好储蓄,加上市场上适合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开发不足,难以形成对养老产业的有效需求。第三,老年用品开发滞后。随着老年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各类新型产品和服务大量出现,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老年用品生产、科技投入和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第四,政策体系相对滞后。相对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来说,我国公共性的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滞后,民营机构参与不足,在政策扶持上存在差异,养老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动力不高。
刘鹰以机构养老服务市场为例指出,按照养老服务市场“9073”格局(指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自主选择各类社会服务资源;7%老年人可享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养老机构整体入住率长期不足50%。虽然长者基数庞大,但是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居家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需要到市场需求的转化。
老龄化加剧会对市场及产业结构产生剧烈冲击,引发社会需求和消费结构转变,促使原有产业必须作出调整。但当前市场主体关注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普遍消费需求多,注意老年人差异性少,“这就导致银发市场种类在整个市场种类中占比偏低。”丁志宏说。
他表示,当前银发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多集中在医疗和养老,呈现“重服务、轻产品”倾向,对老年人精神追求和社交等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银发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滞后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市场主体普遍认为银发群体消费能力不足。事实上,随着代际的更替,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步入老年,他们具有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和消费升级的驱动,更多关注产品的品质、实用性和体验感。
“银发市场不规范,产品和服务缺乏标准,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待加强。”丁志宏告诉记者,老年群体对产品和服务真伪、优劣的甄别能力相对较弱,而当前银发市场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老年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门槛低,行业标准出台少,售后服务质量监督缺乏,导致银发市场中各类违法违规现象频出,如近年来老年人各类受骗案例显著增加,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针对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状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必须统筹谋划、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突出重点,着力推动新时代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房连泉建议,一是坚持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协同发展,双轮驱动。一方面加强国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强调普惠性和共担性原则,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推进老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老龄产业领域,在金融、土地、税费以及人才就业等方面给予诸多政策扶持。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年消费水平。三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发挥民营经济作用,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高水平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四是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有所为。建立友好型老年就业制度,采取弹性退休政策,鼓励老年再就业和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从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养老产业具有所需资金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以养老机构建设为例,养老社区扩张需要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且需要投资人抱着长期主义去投资,完善的多元筹资机制对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尤为重要。”刘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银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发展初期,政府要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搭建银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突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扶持和标准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强调以科技创新促进银发产业升级,拓展银发经济发展资源的投入和合理配置,在保持市场活力的同时,提升涉老服务和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丁志宏说。
在他看来,银发经济的发展,要处理好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事业是基础。当前应注重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好老人购物、就医、养老、文化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方便老人享受美好生活。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老年人需求变化,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有潜力的产业。
“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既具有与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共同原因和规律,也具有我国自身的特点,如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城乡老龄化倒置和地区不平衡、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等。针对中国自身老龄化特点,在借鉴基础上,要走出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丁志宏建议。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