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经营参考>正文内容
    • 指尖经济织出共富工坊
    • 2024年12月13日来源:经济日报

    提要:手工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是一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除了毛线钩织,周口市大力支持芦苇编织、藤编等易学的“指尖经济”。在周口市,省级的手工类巧媳妇基地就有20家。

    河南省周口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为解决家庭结构空心化问题,周口市积极建设女性创业就业平台、开展巧媳妇培训,用“指尖经济”织出“共富工坊”,探索在外女性返乡创业、留守女性家门口就业道路。

    鹿邑县的王妙是成骨不全症患者。治病过程中,王妙发现手工编织的手链和玫瑰花能够卖钱,便苦练编织技艺,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型手工展奖项,并在周口市妇联的支持下成功申请了县里的非遗项目,成立了自己的“织梦工作室”。2021年,王妙加入周口市妇联联合多家单位实施的“电商巧媳妇村播计划”,在妇联组织的帮助下,王妙学会了录制网课,在网络平台上教授编织技巧,带动当地近千名妇女实现居家创收。

    手工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是一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除了毛线钩织,周口市大力支持芦苇编织、藤编等易学的“指尖经济”。在周口市,省级的手工类巧媳妇基地就有20家。

    郸城县的刘二霞因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30岁那年,在当地妇联帮助下,刘二霞学会了柳编手艺。2019年,刘二霞成立了河南坤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吸纳周边乡镇的留守妇女、残疾人进厂工作。她们用一根根簸箕柳条,编织出精致的桌椅板凳、工艺摆件、宠物用品等上千种艺术作品,年销售额410多万元。2021年,刘二霞的公司被妇联认定为省级巧媳妇基地,公司还争取到自主出口权,产品远销海外。

    “我们现在自己育苗种簸箕柳条,让更多农户加入进来,争取将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刘二霞说。

    为进一步帮助“织女”们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周口市通过举办创业交流会、创新创业短视频大赛、巧媳妇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宣传推广本地产品。近3年来,周口市累计组织培训留守妇女2.8万人次,帮助就业创业1.2万人。

    “发展妇女手工产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更多待业妇女技术赋能。”周口市妇联主席张丽娟说。(记者 杨子佩 夏先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