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房地产>正文内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10年再度召开 房地产行业迎来利好
    • 2025年07月16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会议还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近几年中央频繁强调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模式。”陈文静说,从行业角度来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包括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高品质住房建设、建立房地产协同监管机制等内容。预计未来几年更多新模式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地。

    (记者李春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这一重要会议上次召开还是2015年。

    本次会议提出了“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的重要论断,并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提出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来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将如何影响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向?

    定调:城市发展新阶段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教授赵秀池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对未来城市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房地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中负有重要使命担当。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城市发展阶段,才能把握城市人口发展规律,让房地产行业更好地围绕人口变化提供适宜服务。”她表示。

    2023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少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房为主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行业也从数量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赵秀池说。

    “房地产业是一个永续产业,将一直为人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建设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她建议,各地既要因地制宜,按照城市人口的变化,调整土地与房地产供应,平衡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又要进行消费升级,不断增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供给。

    抓手:推进城市更新

    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部署。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对房地产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供给端优化,旧改过程中同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会激活房地产需求端,提升购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增强各地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城市更新在稳投资、扩内需方面的作用,未来相关部门有望落地更多配套政策,地方政府也将深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

    “在此过程中,政府完善相关举措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更多政策加持也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的机遇。”她表示。

    部署:7个方面重点任务

    本次会议围绕城市工作部署了7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二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三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四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五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六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七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经过多年发展,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40平方米,居民住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陈文静表示,以绿色低碳为重要特征的“好房子”将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预计未来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将有更多支持性政策落地。

    张波表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头部房企加速布局绿色科技,第四代建筑也会在更多城市不断涌现。

    对于“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张波建议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强调建筑品质安全,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是下一步的重点。

    会议还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近几年中央频繁强调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模式。”陈文静说,从行业角度来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包括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高品质住房建设、建立房地产协同监管机制等内容。预计未来几年更多新模式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