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互联网>正文内容
    • 新媒体账号“名实不符”,相关权益归谁?
    • 2024年08月20日来源:人民日报

    提要:近年来,直播、短视频等业态迅速发展,催生出网络主播等职业。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部分新媒体账号存在实名认证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权纠纷。

    近年来,直播、短视频等业态迅速发展,催生出网络主播等职业。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部分新媒体账号存在实名认证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权纠纷。

    家住福建省福州市的陈女士使用自己的手机号,在某新媒体平台注册了个人账号。经过长时间运营,拥有了200多万关注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1年,陈女士准备开始直播,经男友吴先生同意后,使用吴先生的身份证、银行卡完成了实名认证。绑定账号的银行卡用于提取该账号产生的收益,由陈女士管理、使用。2022年,两人分手,吴先生收回了绑定的银行卡,账号产生的收益仍提取到该银行账户,再由吴先生转交给陈女士。

    2023年1月起,吴先生自行变更了该账号的密码、绑定手机号等信息,且拒不归还陈女士经营该账号产生的收益。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陈女士诉至福州市闽侯县人民法院,要求吴先生返还该账号,并变更该账号的实名认证信息。

    账号“名实不符”,相关权益该归谁所有?“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文明确赋予虚拟财产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财产的权利。”闽侯县人民法院法官张文仲认为,涉案账号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张文仲介绍,陈女士与吴先生在交往期间并未对该账号的归属签订相关书面协议,但陈女士与平台签订过用户协议,约定账号仅限本人使用。即使之后账号实名认证人与初始注册人不一致,也不能排除陈女士对账号享有的使用权。

    涉案账号经过陈女士长期运营,具有较强的人身专属性、依附性和关联性,该账号产生的经济价值与陈女士本人的劳动息息相关。而吴先生未参与管理、运营过该账号,且在实名认证后未分配过收益或提出过分配收益的主张,可证明其知道自己不享有该部分财产权益。

    经过法官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账号归陈女士继续使用,由陈女士给予吴先生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吴先生配合陈女士变更账号实名认证信息。

    “平台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相关权利归属的认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法院结合账号的人身属性、财产属性和有利于财产价值的发挥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评判。”张文仲说。

    闽侯县人民法院提醒,用户在注册和使用平台账号时,应详细了解平台用户服务协议,提供个人真实的身份信息进行账号注册或实名认证。账号注册人和实名认证人不一致时,双方应就账号使用权的归属等作出明确约定,以避免后续纠纷。

    记者 施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