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家电高质量发展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 2024年01月24日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提要:会上,行业专家、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先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描绘了可持续征途上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线。
2024年1月18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电器》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家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行业专家、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先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描绘了可持续征途上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线。
树立可持续发展在家电行业的引领性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实现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面向全球市场环境政策趋势变化保持全球竞争力,在今后若干年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在致辞中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对家电行业的引领性作用。
具体到家电行业如何落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王雷重点提到5点。
第一,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家电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方向之一。在这个方向上,家电行业依然还有很多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制造过程的节能降碳、产品的节能低碳、采用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冷剂替代技术、材料的可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等。
第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助推家电产业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它将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如家电企业将要积极开展以电气化布局产品,积极开发使用绿色能源的家电产品,探索实现碳交易的路径和方式以及积极开展消费者教育等。
第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全面升级。
第四,可持续发展要跨界融合高新技术。以高端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快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企业要有意识地主动把高新技术加持到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服务等环节,搭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第五,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学习和升级的过程。企业应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研究相关知识、关注国际政策走势,建立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且要加快培养碳减排等相关领域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大势所趋,家电行业积极开展“双碳”工作
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应该加快基于碳中和的技术创新。比如,推进生产消费高水平节能:通过能效提升、结构变革和消费方式改变,在维持较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终端部门碳强度持续下降。再比如,提高终端用能高电气化率:增加交通运输领域电动汽车、铁路、船舶的普及,促进钢铁、水泥、化工、玻璃等工业部门以电产热,以及加速建筑供暖、热水供应的电气化。另外,推动碳足迹、碳标签实践也非常重要。
在产品碳足迹、碳标签制度实践方面,推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等工作势在必行。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研究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为了助力家电行业顺利切入低碳发展轨道,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立了双碳工作组,并启动了“中国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
众多优秀可持续产品、方案脱颖而出
为行业推荐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正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电器》杂志社主编陈莉所言:“我们需要总结行业的阶段性成果,鼓励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的努力和探索。”为此,本次论坛特别对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上下游中优秀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加以表彰,并颁发“可持续发展优创奖”“低碳先锋产品奖”,旨在进一步了解重点家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发现先进低碳运营模式。
其中,海尔胶州空调绿色低碳工厂实践、美的绿电行动、加西贝拉高效变频压缩机绿色工厂、海尔冰箱绿色智造园区、博西家电可持续发展行动、GMCC美芝绿色工厂、钱江制冷压缩机现代化智能工厂获得“可持续发展优创奖”。12款产品或解决方案获得“低碳先锋产品奖”。
家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先锋调研团成立
随着家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的召开,《电器》杂志还发起成立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先锋调研团”,并在本次会议上隆重举行调研团成立仪式。
陈莉表示,随着此次调研团的成立,2024年《电器》杂志社将深入行业企业,去调研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绩,进行总结和宣传,同时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动态,关注其他行业的做法,为家电行业发展赋能。
毋庸置疑,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家电行业发展不可规避的重要内容,是行业前进道路上的必答题,不但将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挑战,也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正如王雷所言:“建立体系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产业集体努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可能是充满挑战的,但却是无论国家发展,还是产业升级都必须要去面对的事情,也是对我们全体家电人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