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正文内容
    •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助力“双碳目标” 绿色资管大有可为
    • 2021年07月16日来源:中国财经网

    提要: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资管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绿色金融投资论坛今日在京举行,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在论坛致辞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重承诺,绿色发展也已经上升为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推动绿色发展是未来可预见的最大的确定性。助力“双碳目标”,绿色资管大有可为。

    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资管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绿色金融投资论坛今日在京举行,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在论坛致辞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重承诺,绿色发展也已经上升为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推动绿色发展是未来可预见的最大的确定性。助力“双碳目标”,绿色资管大有可为。

    王海璐表示,资管市场是连接融资端与投资端的重要桥梁,也是撬动社会资金、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对于今后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绿色资管市场至关重要。一方面,绿色资管市场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大、期限长的特点匹配度更高,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绿色资管市场能够在碳定价、风险管理、引导预期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资管机构来说,具体可从三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着力推动资产端的绿色扩容。近期,交易商协会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绿色金融工具。随着绿色融资需求的扩大,未来我国的绿色投资标的也将更加丰富。资管机构要加速推动资产结构的绿色调整,积极参与碳定价,提高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二是着力推动产品端的绿色创新。绿色融资需求的多样性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之匹配。今后与“碳轨迹”挂钩的投资指数、基金、理财等产品创新将日益增多,与碳市场配套的碳金融产品也将应运而生。资管机构要进一步强化产品端的绿色创新,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着力推动全流程的绿色升级。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资管机构的实践经验及学术研究结果都表明,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纳入投资决策和管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投资中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同时能够提供更高、更稳定的长期回报。资管机构要持续加大对ESG理念的践行力度,推动业务全流程的绿色升级,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据王海璐介绍,工银理财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责任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持续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投入力度,助力工银集团通过金融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愿景。

    具体而言,一是坚持提升绿色投资能力,积极把握“绿色机遇”。以“低碳化”为核心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加大对光伏、风能、环保、钢铁、高端制造等“碳中和”所涉及的上、中、下游行业、企业的研究投入,积极把握绿色金融领域的投资机遇,切实加大重点领域的绿色债券、绿色非标资产、绿色金融相关个股和ESG基金的投资力度以及对重点企业的全面投融资服务支持。截止今年6月,工银理财累积通过债券、权益、非标等多种方式投资各类绿色资产近260亿元,广泛覆盖风力发电、光伏设备、新能源电池、绿色交通、低碳转型等众多绿色金融相关子行业和细分领域。

    二是坚持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着力提供“绿色方案”。工银理财成立刚满两周年,已经打造了“全谱系、全天候、全渠道”的产品体系。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产品创新,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重点绿色低碳产业,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工银理财特色的“绿色方案”。今天我们发布的中证工银理财“碳中和”资产配置指数及工银理财“绿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正是工银理财积极推动绿色理财产品创新,大力探索挖掘绿色金融领域投资机遇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三是坚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全面实现“绿色共赢”。今天有不少工商银行理财业务多年的合作伙伴参会,大家都是资管行业的佼佼者,在各自细分领域富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优势。下一步,工银理财将在绿色金融和低碳领域与同业开展更加广泛、紧密、深度的合作,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支持更多绿色项目,加快绿色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全方位实现“绿色共享、绿色共赢”。

    王海璐最后表示,展望未来,工银理财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工银集团绿色战略部署,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完善机制建设、积极把握发展机遇,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齐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