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正文内容
    • 七大金融机构发布公告 高效精准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 2022年10月17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一灵

    提要:今年以来,银保机构在践行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相关财务指标表现良好。金融机构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继邮储银行10月10日发布公告后,10月16日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人寿纷纷发布有关服务实体经济的公告。

    从公告来看,今年以来,银保机构在践行重大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相关财务指标表现良好。金融机构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新增投融资保持增长

    在公告中,五大国有银行和中国人寿透露了今年前三季度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单。

    整体来看,五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新增投融资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9月末中国银行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工商银行前三季度为实体经济新发放5万亿元以上投融资,9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4573亿元;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今年前9个月,交通银行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为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

    中国人寿方面,今年以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区域投资力度。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3.3万亿元;全面助推“双碳”行动,绿色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向国有企业改革、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累计投资超过4000亿元。

    与此同时,服务保障民生也是金融机构的应有之义。建设银行披露,拟出资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截至9月末,中国人寿在全国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600多万人。

    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国有大行持续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支持制造业方面,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为32%;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约18%;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为37.5%。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绿色贷款近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0亿元,增幅为32%;中国银行绿色信贷较年初增长约36%;工商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为34%;交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25%。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达59.2%;中国银行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超过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以上;交通银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2.61%、科技金融授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35.62%。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近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4200亿元,增幅为22%;中国银行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长约35%;工商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超4100亿元,增幅为37.6%;交通银行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较上年末实现较快增长。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部分国有银行还在公告中透露了相关财务指标的最新情况。交通银行表示,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均较6月末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建设银行称,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经营业绩符合管理预期,资产回报、资本充足、净息差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前列。农业银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客户贷款总额超过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10%,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客户存款总额超过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8%。

    展望下一步,工商银行称,该行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中国人寿表示,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中国银行强调,将坚持国内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的主战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不断推进区域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