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正文内容
    • 1月份期货市场沉淀资金下降明显 金融期货保持平稳
    • 2024年02月01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1月份期货市场投资机会不明显,致使交易者情绪有所下降,资金离场在所难免。不过,基于目前部分板块或品种的波动周期来看,短期投资机会或将显现。

    2024年1月份,期货市场整体沉淀资金下降明显。《证券日报》记者从文华财经处独家获悉,1月初期货市场沉淀资金总量近6000亿元,截至1月末降至5300亿元。其中,商品期货沉淀资金总量下降较多,由月初的近3500亿元降至月末的2900亿元;金融期货沉淀资金总量变动不大,由1月初的2489亿元略降至月末的2412亿元。

    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1月份期货市场投资机会不明显,致使交易者情绪有所下降,资金离场在所难免。不过,基于目前部分板块或品种的波动周期来看,短期投资机会或将显现。

    商品期货

    沉淀资金下降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1月份商品期货沉淀资金总量下降较多,由月初的近3500亿元降至月末的2900亿元。多位分析人士对此认为,沉淀资金的大幅下滑主要在于市场投资机会不突出所致。

    中衍期货投资咨询部研究员李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般在市场行情不明或不利时,交易者会选择离场或减少持仓,进而导致沉淀资金减少。我国期货市场散户占比较高,交易商品期货更偏好多头交易机会,自去年12月份至今,商品市场多数品种以回调为主,导致交易情绪不高,因此,沉淀资金流出在所难免。

    五矿期货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初部分商品私募调仓也对期货市场的沉淀资金流向产生了部分影响;同时,商品期货存在采购、累库及去库存周期,市场沉淀资金的下降还受自身周期影响。

    分品种来看,按照1月初沉淀资金规模来看,商品期货中的“明星品种”(100亿元以上)数量有8个,分别是沪金、铁矿石、沪铜、沪银、螺纹钢、豆粕、棉花和玻璃,沉淀资金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中,沪金、铁矿石、沪铜3个品种月初的沉淀资金更是保持在200亿元以上。

    此外,沉淀资金规模在1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品种有52个。其中包括PTA、豆油、生猪、沪铝、碳酸锂、沪原油和沪镍等17个品种的沉淀资金量,均保持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

    不过,截至1月末,商品期货“明星品种”数量则降至6个,分别是沪金、铁矿石、沪铜、沪银、螺纹钢和豆粕;截至1月31日,6个品种的沉淀资金分别为253.11亿元、239.58亿元、217.23亿元、139.35亿元、121.08亿元和111.79亿元,其中,沪金、沪铜和螺纹钢资金更是分别增加4.15亿元、9.19亿元、1.16亿元。

    另有53个商品期货品种沉淀资金量保持在1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其中,包括棉花、豆油、PTA、碳酸锂、沪铝热卷、沪原油和沪镍等17个品种,沉淀资金量更是在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

    金融期货

    沉淀资金波动不大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1月份金融期货沉淀资金总量变动不大,由月初的2489亿元略降至月末的2412亿元。其中,月初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中证1000股指期货(IM)、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上证50股指期货(IH)4个品种沉淀资金分别为738.97亿元、686.27亿元、664.99亿元、238.12亿元;截至1月末,4个金融期货品种的沉淀资金分别为705.13亿元、678.58亿元、619.76亿元、226.75亿元。整体来看,1月份金融期货资金波动并不大,仍是最大“赢家”。

    金信期货高级研究员张召举向记者表示,1月份公司客户交易量有所下滑,主要由于看多股指期货交易者止损离场所致,同时,春节假期临近,部分客户开始回笼资金或者筹备过年,交易活跃性以及交易热情也受到影响。但对于短期投资机会来看,国债期货呈现出“价涨量增”特征,股指期货贴水也处于深度探底状态,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持仓量更是暴涨,后期仍比较乐观。

    李琦表示,短期来看,商品期货中的黑色系和油脂油料板块投资机会或将显现,前期市场注入的风险偏好较高,未来或出现走高行情,预计市场整体沉淀资金或在春节后会有明显调整。

    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能化研究员汪之弦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商品指数波动率已经到相对低位,有色金属板块中的沪铜、沪铝、沪锌等品种,波动率已至历史低位,周线和月线走势已经基本调整到位,随时可能启动上涨行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张苏婧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