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向“新”需有三“心”
- 2024年07月16日来源:金融时报
提要: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科技金融在适配性、定价效率、覆盖面等方面也亟须系统性提升。可喜的是,我们看到,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已经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表示,要着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并希望企业家们坚定信心、专注创新发展。
对于金融领域而言,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也是难能可贵的成长机遇。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江苏调研时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入探索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开发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科技金融在适配性、定价效率、覆盖面等方面也亟须系统性提升。可喜的是,我们看到,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已经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
科技信贷依旧是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过去,“看不懂”“摸不准”成为部分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障碍。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障碍,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做到“敢贷”“能贷”“快贷”。自今年4月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后,多家银行快速响应,目前在广东、上海、浙江、陕西等多地加速落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今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2.24万家,获贷率为55.4%;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4.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资本市场“力挺”新质生产力发展。据统计,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市值占比目前已超过40%。科创板开板5年来,共受理了1146单IPO申请,上市公司达573家,首发募资总额达9107.89亿元,总市值逾5万亿元。同时,政策层面不断出新,证监会不断打破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双向互动的诸多瓶颈堵点,培育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良好市场生态,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更多保险资金也借着政策“东风”,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以行业头雁企业为例,中国人寿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规模已超3300亿元;中国太平集团旗下太平资产累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等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领域提供资金支持超1600亿元。此外,保险业还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设立新基金。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与上海国投、浦东创投签署科创投资基金合作意向协议;建信领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规模达300亿元;太保长航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220亿元。
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科技创新所形成的新动力、新产业、新模式。面对这一系列新内涵、新要求,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就不能沿用老思维、老方法,也需不断适应和调整,以找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思维、新方式。
金融机构要更加“耐心”。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需要更多能够承受风险、稳定投入的长期资本。因此,金融业要形成“马拉松导向”,加深对投资项目的认知程度,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提高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柔性化、长周期、多维度考核标准,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提供更优发展土壤。
金融机构要更加“齐心”。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要发挥好各自特色优势,形成专业分工的服务体系。既要凝聚合力,又切忌一哄而上,从而实现银行、保险、证券三大领域的均衡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多层次的资本助力和金融支撑。
金融机构要更加“精心”。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精准的眼光和强大的战略定力,也需要不俗的赋能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探寻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是对创新进行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进行科学辨别。因此,在服务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金融机构提升自身服务与投资水平至关重要,要不断依托创新与数字化实现服务的迭代升级,并在核心投研能力建设上主动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以及具体落地场景的有机结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