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金融>正文内容
    • 第五批名单亮相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上新”
    • 2024年07月17日来源:上海证券报

    提要: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虽然全部实现了正收益,但增值较少,目前与投资者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接下来,如何提高产品收益率,满足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增值需要,成为摆在理财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新一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亮相,个人养老金理财市场再扩容。上海证券报记者7月16日获悉,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三家公司各新增1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这是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的第五批产品。

    至此,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已达到26只,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过47亿元。银行业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认购热情明显提升。伴随个人养老金理财市场扩容,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管理能力、满足投资者增值需求,成为摆在理财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新一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亮相

    日前,中国理财网(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官网)发布第五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各新增1只产品,均特别设立了针对个人养老金的专属L类理财份额。其中,2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1只为混合类产品。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表示,本次新增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或三级,风险程度适中,同时均设置最短持有期限,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投资策略的一贯性。

    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达到26只。本次产品扩容后,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机构仍是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等6家。

    至此,当下可供投资者选择的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已达766只。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产品目录显示,除26只理财产品外,储蓄类产品有465只,基金类产品有193只,保险类产品有82只。

    7个月认购规模增长近3倍

    一边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上新”,另一边是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认购规模稳步增长。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推出以来,截至去年12月22日第四次产品扩容时,投资者累计购买产品金额超过12亿元,而截至第五批产品亮相时,累计金额已超47亿元。

    这意味着,仅7个月时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规模增长近3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兼顾了普惠性和收益稳定性,符合养老理财客群投资偏好,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

    在普惠性方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起购门槛较低,认购起点金额仅为1元;同时,通过降费让利于投资者,其管理费率和销售手续费率平均为万分之五左右,远低于同类理财产品千分之二左右的费率水平。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收益也相对稳定。“2023年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3%,23只产品中无一只产品发生亏损,有7只产品基本达到业绩比较基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管圣义在今年上半年撰文称。

    经测算,对于在10年后将要退休的投资者,如果每年全额投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则在10年后可以获得最高42%的节税收益和15%至25%的投资收益,相关收益确定性高。

    产品收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虽然全部实现了正收益,但增值较少,目前与投资者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接下来,如何提高产品收益率,满足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增值需要,成为摆在理财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从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最新市场表现来看,收益率仍有待提升。中国银行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23只理财类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约为1.09%,最高收益率2.24%,最低收益率0.45%。

    “受市场环境影响,今年部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了回撤,影响到投资者收益。”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学教授胡继晔向记者表示,理财公司可以结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多元化配置资产,包括固定收益类产品、股票、基金等不同种类的资产,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

    管圣义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的基础资产与大多数普通理财产品一样,“养老”的特点在资产端体现得不明显。所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管理人难以实际开展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很难做到高收益。

    他建议,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可以开展适度的投资机制创新,包括设置一定净值管理与平滑机制以减少净值波动,适当投资低流动性的资产或项目类资产以提高产品收益率等,同时在资产端可以引入更多创新机制,更好地与养老金融产业协同。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张苏婧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