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威股份遭数机构抛售 产业链涨价或延缓终端需求
- 2021年03月04日来源:证券时报
提要:3月3日盘中,光伏龙头通威股份一度跌停,收盘下跌7.98%。盘后数据显示,沪股通买入7.61亿元并卖出6.29亿元,一机构席位买入1.98亿元,三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7.12亿元。
3月3日盘中,光伏龙头通威股份一度跌停,收盘下跌7.98%。盘后数据显示,沪股通买入7.61亿元并卖出6.29亿元,一机构席位买入1.98亿元,三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7.12亿元。
3日下午,记者致电通威股份证券部,公司回应称,“公司经营层面是正常的,资本市场的波动主要是受短期情绪影响,公司也没办法左右,只能尽力去解答投资者的来访电话。”
去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3.04%和48.57%。今年1月不少光伏上市公司业绩大幅预增,但通威股份并不在其中。
针对市场担忧的是否存在减值情况,通威股份人士称,并不清楚投资者是怎么想的,但公司经营是完全正常的,“这可能是一个短期的情绪错杀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将硅料业务置于战略核心的保利协鑫加大了颗粒硅的扩产力度。保利协鑫大规模扩产颗粒硅是否影响到了市场对通威股份的预期?
对此,通威股份人士称,颗粒硅对公司没有影响。“硅料市场足够大,能够允许多种技术路线的存在,但我们觉得颗粒硅会少赚一些,因为它的成本原因,一直属于追赶者的角色。”
近期,硅料价格突破10万元/吨,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纷纷提价,这一情况牵动了从业者的心。对于身处硅料、电池两个环节的通威股份而言,硅料涨价的影响更为复杂。一方面,硅料涨价让通威股份直接受益;但另一方面,公司作为电池片龙头厂商,硅料的涨价带动了硅片价格提升,而硅片又是制造电池片的原料,公司电池片业务的采购成本上升。
上游的涨价压力很大程度上向下游进行传导,最难受的恐怕是组件厂商,若组件价格不变,其自身盈利必然受冲击;若组件涨价,电站客户或许很难接受,光伏需求短期有可能出现萎缩。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光伏行业前景向好,但对于终端电站而言,也不排除选择在产业链涨价的过程中减少新增装机,而等待产业链价格回归常态。
记者从业内反馈来看,现阶段光伏新增需求相对弱一些,也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
通威股份大跌之际,不少机构给予了关注。首创电新团队指出,负面信息不影响通威股份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根据其测算,2021年按照硅料成交均价10万元/吨、硅片成本2.7元/片,电池0.8元/W进行预测,通威2021年净利润67亿;2022年净利润有望突破90亿元。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