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重财务压力之下 京威股份坚称锂电池项目投资可行
- 2021年10月22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京威股份今日延期回复了深交所关注函,并坚持自身投资建设锂电池项目具有可行性。公告称其锂电池项目已于今年9月取得项目投资备案批复,后续将逐项进行各部门手续报批。
京威股份今日延期回复了深交所关注函,并坚持自身投资建设锂电池项目具有可行性。公告称其锂电池项目已于今年9月取得项目投资备案批复,后续将逐项进行各部门手续报批。但对于记者记者关于公司锂电池技术来源、技术人员储备等具体情况的追问,公司有关人士三缄其口,只称“有关情况要等合适时候公司公告”。
某券商电新首席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8亿元形成2GWh的锂电池产能,从投资规模上是大致合理的。“现在1GWh设备是2亿元左右投入,加上土建厂房差不多是3亿投资。”但其强调,动力电池是电化学系统,目前不了解京威股份是否有动力电池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人员,因此对其跨界投资是否可行也无从判断。
数度折戟 今次跨界锂电能否成功?
京威股份2012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乘用车内外饰件系统综合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内外饰配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本月11日晚间披露《关于投资建设锂电池项目的公告》,称拟投资建设10GWh锂电池项目,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系统和储能系统。根据公告,京威股份10GWh锂电池项目将分期建设,本次投资为一期工程,年产能为2GWh,建设期12个月,项目投资额8亿元。
今日公司公告称,锂电池的生产涉及制浆、涂布、辊压、极耳切割、叠片、焊接、装配等工艺过程,与公司现有橡胶混炼、塑料挤出、铝板表面涂覆烘烤、机械加工、激光焊接、装配等工艺高度一致,且属于公司成熟工艺。另外涉及的电池充放电激活、检测过程和静置分选等工艺,公司目前成熟的电镀、阳极氧化工艺可提供同类的电化学工艺经验。因此,公司拥有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成熟工艺应用技术,能够为锂电池的研发制造提供有效的应用经验,可加快对锂电池生产的快速渗透。同时,公司与国内多数大中型传统燃油整车厂和新能源整车厂有长期稳定的合作,未来有机会与目前客户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从历史看,京威股份对新能源汽车可谓一往情深,但此前投资均不成功,相反给公司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2015年-2018年,京威股份先后认购长春新能源20%股权、五洲龙汽车48%股份、江苏卡威35%股权,并宣布增资五洲龙汽车2.48亿元、募资70亿元建设年产10万辆德国高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合资成立宁波京威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钛酸锂电池)、合资建设宁波奉化年产30万台清洁能源整车项目。据外界统计,仅在2015-2018年,京威股份投资和参股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多达9个,需要投入的总金额高达253亿元。
而2019年京威股份公告表示,零部件主业业绩难以支撑新能源整车产业建设期内的大额建设开发费用支出,建设期的连续亏损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潜在退市风险。鉴于此,公司将停止新能源整车业务的开发建设。在此前后,京威股份将宁波电池项目、整车项目股权等相继进行了转让。
此前的撤退历历在目,而在当下锂电池炙手可热的背景下,京威股份又一次向该领域进军。公司10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未来电池的布局除了三元锂电池不生产,其他锂电池都可以生产,并且有自行研发的技术优势可供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全方面应用。
资金压力沉重 大股东质押风险犹存
值得关注的是,京威股份当前资金面并不充裕。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金额为2.54亿元,短期借款金额6.06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投资建设上述项目的可行性,是否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因资金筹措不足或者不及时导致上述项目建设延期或取消的风险。
京威股份近年来业绩大幅波动、资金链吃紧,即是源于前期大规模新能源投资导致的亏损。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京威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4.11亿元、36.3亿元和37.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5.25亿元、-21.06亿元、0.65亿元。这一方面是由于汽车零部件传统主业萎缩,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投资压力带来的利润侵蚀。
公司此次公告称,将把本次 2GWh 锂电池项目8亿元投资计划总体分为1GWh+1GWh两个阶段实施,无需一次性投资。其中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铺底流动资金。按照项目实施进度,2022年6月底前资金需求约3亿元;2023年6月底前资金需求约2亿元;2024年3月底前资金需求约3亿元。具体资金使用仍可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有所调整。随着公司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不断向好,可以满足项目资金需求。
同时,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中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大力支持公司锂电池项目的开展,也计划根据项目发展需要阶段性的提供资金支持。然而截至目前,中环投资已将其所持京威股份股权100%质押,前期为支持京威股份新能源造车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已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压力。未来京威股份和大股东资金面如何腾挪,仍有待继续观察。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