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治理办法那么多 为何圣牧 “C位出道”?
- 2020年07月14日来源:北国网
提要:为了在沙漠建牧场,圣牧的拓荒者不断试错,终于摸清了沙漠植草的脾性。他们将乌兰布和沙漠的红胶泥拌上沙子,再施上牛粪,解决了沙土没法固定植物和留住养分的问题,终于令沙漠走向了“绿洲”化的第一步。
沙漠被喻为地球的癌症,不仅生态环境恶劣,也影响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防沙治沙的道路上,除了前赴后继的治沙人,还一些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与沙漠有着不解之缘的有机牛奶企业圣牧,更通过沙漠内自给、沙漠内循环的沙草全程有机产业链,选择一种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方式“C位出道”,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圣牧模式”,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崭新思路。
匠心独运 将梦想种在沙漠
2009年,圣牧人带着有机乳业的梦想,进驻位于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这里不仅位于南北纬40°-50°的“黄金奶源带”上,而且没有工业污染,炙热的黄沙又成为天然的病毒隔离屏障,给天然有机牧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为了在沙漠建牧场,圣牧的拓荒者不断试错,终于摸清了沙漠植草的脾性。他们将乌兰布和沙漠的红胶泥拌上沙子,再施上牛粪,解决了沙土没法固定植物和留住养分的问题,终于令沙漠走向了“绿洲”化的第一步。
随着草场面积的扩大,一群又一群奶牛来到了乌兰布和沙漠。牧场供给牛的生长,牛粪又可以还田,逐渐形成了三亩地养一头牛、一头牛还三亩田的“牧牛经”,每年可使沙漠土壤增加1厘米的“有机质”。牛和这片沙漠,形成了良性“互动”。由此,圣牧有机牧场的建立,实现了对沙漠环境持续循环的改善,比单独的植被种植、防风固沙来得更持久。
当然,圣牧有机牧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还远不止这些。除了依托于有机环境的有机种植和养殖之外,圣牧还完善了终端的有机生产过程,引进瑞典利乐A3生产设备,保障优质有机奶源从产出到生产包装,全程不添加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从而形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全程有机产业链,开辟了有机牧场在沙漠地带的独特成长之路。
责任同行 推动经济与生态双赢
圣牧的产业发展史,也是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一部“生态修复”史。曾经荒无人烟的沙地如今已经牛羊成群,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目前,圣牧已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了9700万棵绿树,成功开辟出22万亩有机草场,23座有机牧场,养殖了10万余头有机奶牛,日产有机鲜奶1300余吨,已为国家创税2亿元,带动30000多名农牧民脱贫致富。持续的生态改善,也给乌兰布和沙漠的气候带来好转,从2017年起,这里竟不时出现了雨雪天气,让曾经一毛不拔、常年干旱的沙漠也迎来“天降甘霖”。
不走寻常路的圣牧不仅让其产品在众多有机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为数不多获得中国及欧盟有认证的有机牛奶品牌,同时更在沙漠中建立了独特的“绿洲牧场”,并获评国家3A风景区,对沙漠生态的修复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套独特的沙草全程有机产业链模式,不仅让圣牧脱颖从有机牛奶企业中而出,也将让它在的推动地区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