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根互联赋能三一重工实现工业全面数字化
- 2021年08月12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指出,新格局下的市场竞争,已从企业竞争向产业竞争转变,而树根互联的定位就是“工业操作系统”,自下而上提供端到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中国制造业转型提供“基座”,未来也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懈努力。
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暨首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
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与树根互联董事长梁在中应邀出席,并发表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实践与开拓之路”的主题演讲。指出,科技的发展和硬件成本降低给工业产业的全面数字化带来了曙光,能为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带来大幅的效率提升。
树根互联潜心打磨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根云(ROOTCLOUD)平台,已连续2年成为了中国唯一入选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IIoT)魔力象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连续2年入选国家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通过横向跨行业、纵向端到端的平台服务能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提供新基座,服务48个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转型,已支撑包括工程机械、混凝土、环保、铸造、塑料模具、纺织、定制家居等在内的超过20个行业云平台建成。并且树根互联坚持以“普适化”的方式赋能智能制造,为可落地、可复制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探索出了更多可能。
工业互联网的显性价值
树根互联认为,在传统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环节中,工艺和效率的提升周期都相当漫长,其根本原因是难以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人们难以实时动态地了解工业设备的研发以及使用过程。
如今,工业互联网可以帮助工业实现全面数字化,人们可以基于对工业产品制造和使用全过程的洞察,来缩短研发周期、优化工艺,从而使工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梁在中从提高资产利用率、解决工业劳动力供给等维度,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显性价值。
罗兰贝格报告显示,预计中国2018年工业资产增加9.7万亿,且其中新出厂的工业设备自动化程度正以15%的复合增长率逐年提升。
不过,梁在中透露,基于树根互联平台上近200家工业龙头企业的开工率统计,2018年设备的有效开工率不超过28%。
“这就相当于买回来的设备,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时间是在为工厂创造价值,所以,如何通过最少的投入,为企业带来大幅度的资产利用率提升以及成本降低,是每个企业的需要。”
以三一重工的厂内设备联网后的下料环节为例,当工艺专家实时分析设备连接后采集到的数据后发现,只要将原本认为产能不足的下料设备利用到位,不仅不需要外协单位的支持,还有30%的富余产能。
而全面连接厂内一万多台设备的总投入不到1000万元,远低于所取得的收益。
“这种资产利用率的提升无疑非常显著,也是几乎每个工业企业的需要”,梁在中说。
工业互联网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如何才能为制造业创造上述价值?
基于赋能三一的工业互联网实践以及树根互联两年来为众多工业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项目的经验,梁在中指出,工业互联网必须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要联合生态做低成本、普适性的连接,“连接”是必过的难关。
全球主流工业总线中针对自动化设备私有控制器和协议的种类多达上万种,通用的 PLC 占有率仅不到15%,而非自动化的设备,尤其是8到20年的 “三哑”老设备占比超过60%,因此帮助企业实现即插即用、自主学习的连接,是做好连接的关键。
其次是要构建稳定灵活、性能强大的平台。
“工业企业对于稳定性要求极高,以汽车生产线为例,一旦以联网方式控制生产,可以更容易的挽回因停线造成每小时数百万损失。除了稳定性,针对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诉求。”
最后是要赋能行业龙头,打造凸显工业价值的应用。
传统的工业软件笨重又依赖于实施,因此,“如何能够产生一大批轻量级的、结合工业互联网数据,快速为企业带来显性价值的工业软件,将会是另一个重大命题。”
搭上摩尔定律的快车
梁在中引用德鲁克的观点表示,不能量化就不能进行管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全面数字化将让工业产业搭上摩尔定律的快车,为每一个环节带来大幅的效率提升,这是依托以前的产业经验无法想象的。
树根互联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表示,工业4.0时代催生了新数据、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海量的IoT数据将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数据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并将作为核心驱动帮助企业打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模式的创新。如三一重工经过根云平台赋能,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成功转型的典型示范。
三一重工依托根云平台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可视化,完成了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建立起了数字精益能力。在贺东东看来,三一重工的成功实践,展示了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赋能下实现新型制造和服务化转型的可能性,这也将为更多转型路上的制造业企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树根互联潜心打磨的工业操作系统——根云平台,正以数字化转型“新基座”之力,支撑万千制造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协助客户沉淀、治理数字资产,从容应对数字化挑战。贺东东表示,三一重工作为灯塔企业,其赋能案例或将照亮更多企业数字化前行的路。
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和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树根互联、海尔、腾讯等企业参加。
作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树根互联一直致力于赋能中国制造业,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截至现在,树根互联自主研发的根云平台打造了工程机械、混凝土、环保、铸造、塑料模具、纺织、定制家居等20个行业云平台,赋能81个细分行业,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根云(ROOTCLOUD)平台扎根中国制造土壤,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在60余个国家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包括三一重工、卫华集团、普茨迈斯特、星邦重工、长城汽车、金川集团、川润股份、杰克缝纫机、福田康明斯、Segway等众多行业龙头与多家知名海外客户。其中不乏千亿级企业应用案例,此次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的“工程机械智能灯塔工厂”便是之一。
在根云平台的赋能下,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智能灯塔工厂”通过高度柔性的生产岛、生产线,可以快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小规模定制需求。其智能化制造车间两条总装配线,可以实现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马力全开可支撑300亿元的产值。目前,该工厂已成为柔性智造的典范。
此外,18号工厂柔性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智能化制造车间两条总装配线可进行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机加车间变身为真正的“黑灯工厂”,实现了原材料进场加工、运输、检测到成品的全流程无人化、智能化。
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指出,新格局下的市场竞争,已从企业竞争向产业竞争转变,而树根互联的定位就是“工业操作系统”,自下而上提供端到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中国制造业转型提供“基座”,未来也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