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汽车>正文内容
    • 联姻吉利 奔驰能否盘活smart
    • 2020年01月13日来源:中新经纬

    提要:1月9日,记者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官方获悉,奔驰与吉利控股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至此,smart品牌将落户中国,正式成为奔驰与吉利控股共营的高端电动车品牌。

    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两年后,双方终于开始捆绑造车。1月9日,记者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官方获悉,奔驰与吉利控股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至此,smart品牌将落户中国,正式成为奔驰与吉利控股共营的高端电动车品牌。

    对等合资

    1月8日,奔驰与吉利控股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据了解,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54亿元,奔驰和吉利控股将各出资27亿元,奔驰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根据计划,2022年smart新车型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在此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工厂(生产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生产smart EQ forfour)生产smart现有车型。

    人事方面,佟湘北将成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统筹smart品牌销售、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和售后等所有业务运营。资料显示,佟湘北曾担任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总经理。

    此外,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等;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汽车集团CEO安聪慧等。

    诞生于1998年的smart,是戴姆勒旗下微型车品牌,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220万车主,但受制于较高的车型价格和定位,多年来盈利状况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18年smart品牌销量仅约12.9万辆,同比下滑4.6%。

    各有盘算

    “对股东双方的重要性,将直接影响smart未来能获得多少发展空间和资源。也就是说,smart的前景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品牌在股东双方整体发展战略中所处的位置。”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奔驰而言,与吉利控股合资smart品牌将减轻自身亏损压力。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累计亏损达40亿欧元(约合303亿元人民币)。根据双方协议,smart新车型的工程研发将由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而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这意味着,国产后奔驰不需要在smart身上投入研发、制造等费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到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其他方面。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奔驰将会忽视smart今后的发展。有消息称,戴姆勒正在打造一个覆盖奔驰电动车、smart电动车和腾势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体系。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随着2019年11月奔驰品牌首款纯电动车EQC登陆中国市场,戴姆勒在华已开始加快电动化攻势,无论是腾势还是smart,都有望在今后获得来自戴姆勒方面的更多支持。

    对吉利控股而言,合资smart则能够重拾自身的小车布局。2015年,吉利控股曾斥巨资与新大洋机电集团、金沙江资本合作,持股45%成为当时的“小车之王”知豆第一大股东。然而,该布局却难言成功。2018年后,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原因,知豆销量迅速下滑。2019年10月,资金链出现问题的知豆遭法院拍卖。

    另外,smart也能完善吉利的新能源产品布局。目前,吉利打造BMA、CMA、SPA以及PMA四大平台,支撑起多级别燃油与纯电车型。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销量为11.3万辆,涵盖高端车型“几何A”、油改电车型帝豪EV等。

    事实上,作为吉利控股的掌舵人,李书福已颇为直白地表达了对smart的重视。“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他说。

    跳出小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奔驰与吉利控股联姻,将直接从产品布局层面改变smart的市场竞争力。smart定位为微型车,但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未来smart产品阵容将扩展至紧凑型细分车型市场,与smart品牌定位吻合。

    “微型车市场萎缩,smart欲通过新车型‘变大’的方式回归主流市场,但短期内跨度不能太大,所以先拓展至紧凑型车型比较合适。”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为改善业绩状况,smart想跳出过于小众的市场定位,变得更大众化一些。

    贾新光也表示,中国消费者更关注车辆的外形尺寸、车内空间、功率、油耗等因素,对微型车、双门双座、跑车、敞篷等元素的兴趣并不大。如果想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青睐,国产smart必然需要加大尺寸。

    从市场份额来看,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微型纯电动车占比高达69%,2018年下降至49%,2019年上半年仅剩26%。与此相对,紧凑型纯电动车2017、2018和2019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23%、33%和54%,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且已经远超微型车。

    除车型外,价格也将影响smart的市场竞争力。根据计划,smart新车型将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目前尚不清楚吉利会通过哪家工厂国产smart。

    尽管奔驰与吉利控股均未在声明中提及国产smart的成本问题,但国产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以刚刚实现国产的特斯拉为例,据测算,特斯拉国产Model 3相比美产Model 3生产成本降低了20%-28%,并具备27%-34%的降价空间。

    钟师表示,国产化不意味着就要走廉价路线。未来,国产smart新车型应将该品牌最初的优点元素继承下去,其中要强化设计方面的吸引力,走亲民化、精品化路线。

    “交火”MINI

    然而,即便获得股东双方的支持,并成功跳出小众定位,smart也需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2019年11月,长城与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光束汽车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预计2022年建成,将国产宝马旗下MINI电动车。

    与smart类似,MINI也是小型汽车品牌,但市场表现更为优秀。2018年,MINI品牌车型在全球共售出36万辆,几乎是同期smart销量的三倍。据了解,2022年MINI预计推出一款全新电动车型“Rocketman”,该车型可能会基于宝马与长城开发的全新平台打造,新车实现国产后预计续航里程约250公里,主要竞争对手为smart forfour。

    值得注意的是,光束汽车只是smart潜在对手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和“双积分”考核推进,国外车企纷纷在华布局新合资电动车项目。2017年8月,福特与众泰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成立一家从事纯电动乘用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合资公司。2017年底,大众与江淮组建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该公司主营新能源业务。

    不过,所有的中外合资电动车项目都承受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的压力。2019年6月,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过渡期正式结束,整体退坡约50%,并且取消地方补贴。截至2019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出现连续5个月的销量同比下滑。

    在此背景下,部分“联姻”项目表现难言乐观。2019年9月,江淮大众思皓品牌首款车型思皓E20X正式上市。与新车顺利上市相对应的是,有消息称,截至2019年11月底,思皓品牌只建成11家体验店,加上官方宣称在建的两家,仅铺设13家线下网点。

    “面对步入洗牌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强联合、抱团取暖是提高竞争力的明智之举。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那些获得股东双方高度重视、国产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电动车合资项目才有成功的机会。”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齐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