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首次!大众考虑关闭两座德国工厂,能否扭转严重形势?
- 2024年09月03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9月2日,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正考虑关闭德国的一家汽车工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以削减成本。据悉,这将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关闭德国工厂,意味着其将放弃在2029年之前不裁员的承诺。
大众汽车作出历史性决策,或将关闭德国本土两家工厂。
当地时间9月2日,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正考虑关闭德国的一家汽车工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以削减成本。据悉,这将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关闭德国工厂,意味着其将放弃在2029年之前不裁员的承诺。
大众汽车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及,“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品牌必须进行全面重组”,这种重组不仅涉及公司内部的品牌结构调整,还包括关闭工厂的可能,尤其是考虑到德国作为制造基地的竞争力逐步落后的情况。
此举遭工会强烈抗议,但在市场上得到了积极反馈。
工会称此举“动摇了大众汽车的根基”
外媒报道称,大众汽车计划在本周晚些时候与工会讨论这些计划。但大众汽车这一决定已经遭到工会的严厉抨击,德国最大的工业工会IG Metall称该计划“动摇了大众汽车的根基”。
作为IG Metall工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工会主席丹尼尔 卡瓦洛(Daniela Cavallo)表示,工会将“强烈抵制”董事会这一提议。就在数月前,工会还要求大众汽车为12万名员工在一年内涨薪7%。
卡瓦洛在给员工的报告中指出,去年的削减成本计划未达预期,致使大众旗舰品牌陷入亏损。董事会因此对德国工厂、大众内部集体工资协议以及持续到2029年底的就业保障计划提出质疑。
有分析师预测,奥斯纳布吕克和德累斯顿工厂可能成为潜在的关闭目标。此前,大众汽车曾宣布,计划到2026年节省100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大众汽车CEO奥博穆(Oliver Blume)执掌公司以来,首次与大众汽车集团工会的重大冲突。而在大众汽车集团内,工会拥有十分庞大的影响力,该公司监督委员会的半数席位由劳工代表占据。
针对关闭工厂的计划,奥博穆表示,汽车行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恶化,新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欧洲市场。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尤其是德国作为制造基地,在竞争力方面越发落后,公司“必须果断行动”。
卡瓦洛则认为,近年来公司管理层做出了诸多错误决定,其中包括未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投资以及没有更快地开发出价格亲民的电池电动汽车。她还称,董事会不应选择关闭工厂,而应致力于降低复杂性,并充分利用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也选择站在工会组织一边,州政府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大众关闭工厂是“想都不应该想”。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狼堡隶属于下萨克森州,州政府拥有大众汽车20%股份。
在中国市场失意,大众如何应对严峻形势
虽然遭到多方反对,但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积极。
路透社消息称,大众汽车宣布这一计划后股价上涨1.2%,显示出市场对公司削减成本措施的积极反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来,大众汽车的市值已缩水近三分之一,是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表现最差的。
最新财报显示,大众汽车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为833.4亿欧元,同比增长4.1%;营业利润为54.6亿欧元,同比减少2.4%;全球销量为224.4万辆,同比下滑3.8%。
大众汽车在财报中表示,北美地区和南美地区的销售业绩增长几乎可以抵消其他地区下滑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尤为显著。
有分析师评价大众关闭工厂的计划称,“这表明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来自亚洲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的价格压力。”
在中国市场上,大众已经失去霸主地位。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34.5万辆,同比下滑7.4%,原因则是“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从占比来看,中国市场占全球总销量比例为30.9%,在巅峰时期,中国一直贡献着大众全球四成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众也失去了多年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霸主地位,比亚迪上半年销售了超160万辆汽车,超过大众汽车,成为销量冠军,就全年预期来看,这一形势难以扭转。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中的失意与其电气化转型过慢有关。事实上,在合资车企中,大众被认为是转型最快的,旗下ID系列销量近两年一路走高,但中国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这一领域有着更大的先发优势。
现在,大众汽车集团正在通过加强本土合作来弥补短板。
去年,大众汽车集团官方宣布,将通过大众品牌与小鹏汽车、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全面参与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
其中,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则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奥迪则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共同开发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日前有媒体爆料称,出于“品牌形象的考虑”,上汽奥迪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新系列纯电动汽车,将不再使用“四环”标识,新车将于今年11月面世。
大众汽车作出历史性决策,或将关闭德国本土两家工厂。
当地时间9月2日,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正考虑关闭德国的一家汽车工厂和一家零部件工厂以削减成本。据悉,这将是大众汽车历史上首次关闭德国工厂,意味着其将放弃在2029年之前不裁员的承诺。
大众汽车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及,“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品牌必须进行全面重组”,这种重组不仅涉及公司内部的品牌结构调整,还包括关闭工厂的可能,尤其是考虑到德国作为制造基地的竞争力逐步落后的情况。
此举遭工会强烈抗议,但在市场上得到了积极反馈。
工会称此举“动摇了大众汽车的根基”
外媒报道称,大众汽车计划在本周晚些时候与工会讨论这些计划。但大众汽车这一决定已经遭到工会的严厉抨击,德国最大的工业工会IG Metall称该计划“动摇了大众汽车的根基”。
作为IG Metall工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工会主席丹尼尔 卡瓦洛(Daniela Cavallo)表示,工会将“强烈抵制”董事会这一提议。就在数月前,工会还要求大众汽车为12万名员工在一年内涨薪7%。
卡瓦洛在给员工的报告中指出,去年的削减成本计划未达预期,致使大众旗舰品牌陷入亏损。董事会因此对德国工厂、大众内部集体工资协议以及持续到2029年底的就业保障计划提出质疑。
有分析师预测,奥斯纳布吕克和德累斯顿工厂可能成为潜在的关闭目标。此前,大众汽车曾宣布,计划到2026年节省100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大众汽车CEO奥博穆(Oliver Blume)执掌公司以来,首次与大众汽车集团工会的重大冲突。而在大众汽车集团内,工会拥有十分庞大的影响力,该公司监督委员会的半数席位由劳工代表占据。
针对关闭工厂的计划,奥博穆表示,汽车行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恶化,新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欧洲市场。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尤其是德国作为制造基地,在竞争力方面越发落后,公司“必须果断行动”。
卡瓦洛则认为,近年来公司管理层做出了诸多错误决定,其中包括未对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投资以及没有更快地开发出价格亲民的电池电动汽车。她还称,董事会不应选择关闭工厂,而应致力于降低复杂性,并充分利用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所带来的协同效应。
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也选择站在工会组织一边,州政府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大众关闭工厂是“想都不应该想”。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狼堡隶属于下萨克森州,州政府拥有大众汽车20%股份。
在中国市场失意,大众如何应对严峻形势
虽然遭到多方反对,但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积极。
路透社消息称,大众汽车宣布这一计划后股价上涨1.2%,显示出市场对公司削减成本措施的积极反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来,大众汽车的市值已缩水近三分之一,是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表现最差的。
最新财报显示,大众汽车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为833.4亿欧元,同比增长4.1%;营业利润为54.6亿欧元,同比减少2.4%;全球销量为224.4万辆,同比下滑3.8%。
大众汽车在财报中表示,北美地区和南美地区的销售业绩增长几乎可以抵消其他地区下滑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尤为显著。
有分析师评价大众关闭工厂的计划称,“这表明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来自亚洲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的价格压力。”
在中国市场上,大众已经失去霸主地位。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34.5万辆,同比下滑7.4%,原因则是“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从占比来看,中国市场占全球总销量比例为30.9%,在巅峰时期,中国一直贡献着大众全球四成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众也失去了多年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霸主地位,比亚迪上半年销售了超160万辆汽车,超过大众汽车,成为销量冠军,就全年预期来看,这一形势难以扭转。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中的失意与其电气化转型过慢有关。事实上,在合资车企中,大众被认为是转型最快的,旗下ID系列销量近两年一路走高,但中国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这一领域有着更大的先发优势。
现在,大众汽车集团正在通过加强本土合作来弥补短板。
去年,大众汽车集团官方宣布,将通过大众品牌与小鹏汽车、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全面参与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
其中,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则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奥迪则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共同开发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日前有媒体爆料称,出于“品牌形象的考虑”,上汽奥迪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新系列纯电动汽车,将不再使用“四环”标识,新车将于今年11月面世。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