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热点关注>正文内容
    • 十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 2025年08月01日来源:人民日报

    提要:如何活跃城乡消费市场?实施方案提出,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更多消费场景。”雷刘功介绍。

    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不同于传统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需求,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许多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出现。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

    如何优供给?

    农产品消费的源头是农业生产。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较高水平。“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迈进。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发布了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茶等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食品工业上游承接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日常饮食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表示。

    如何畅流通?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流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降低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表示。

    推动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加快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作为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仅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就达10亿吨。生鲜农产品跨越山海,从产地到餐桌一路“鲜”已经不是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冷链物流的支撑和保障。冷链跟不上,配送跟不上,就会限制生鲜农产品消费。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聚焦“最先一公里”,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实施中央财政冷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说。

    如何活市场?

    “村BA”、村跑、村创……从消费场景看,消费者在关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体验感,呈现游购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等趋势。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塑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说。

    依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开发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新产品,打造城乡居民消费好去处。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如何活跃城乡消费市场?实施方案提出,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更多消费场景。”雷刘功介绍。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