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超>正文内容
    • 不眠海关店 便利蜂失意
    • 2024年11月14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地区不眠海门店锐减,现不足20家。随着便利蜂门店收缩,不眠海的拓店也变得艰难。同时,饮品行业深陷竞争白热化困境,也让这一第二曲线难以抗打。少了不眠海助力后,便利蜂又将何处觅得增长新机?

    曾被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不眠海,如今却或成便利蜂之“累”。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地区不眠海门店锐减,现不足20家。随着便利蜂门店收缩,不眠海的拓店也变得艰难。同时,饮品行业深陷竞争白热化困境,也让这一第二曲线难以抗打。少了不眠海助力后,便利蜂又将何处觅得增长新机?

    门店收缩

    从全面开花到全面收缩,便利蜂旗下不眠海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连续走访中了解到,便利蜂旗下不眠海在北京大范围关店。一位不眠海门店工作人员表示,“除了自己所在的便利蜂关闭不眠海之外,周边几家也全关了店中店不眠海,整个北京只剩下十几家了”。

    以便利蜂黄村西大街店为例,该店内的不眠海吧台已经撤离,更替为烟类商品柜和自助收银台,还有部分门店的不眠海吧台已经闲置,各类设备已经停运。

    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通过过往购买成功的地址下单,6个地址中仅2个地址可以完成外卖购买。目前,北京的不眠海门店多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等四环内等区域。

    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起,不眠海以店中店形式被开设在便利蜂门店内,对外提供咖啡、奶茶、果饮等产品,高峰期不眠海门店点位数量在500家以上。不眠海急速拓店时,也十分强势,曾挖脚mannner员工。

    彼时的不眠海也承载着便利蜂“第二增长曲线”的愿景,曾上线近50款精品咖啡和新式茶饮产品,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和杭州等多个城市推出,在各类补贴券的加持下,不眠海饮品的价格在10元左右。

    从目前的开闭店情况来看,不眠海不算成功。不仅是北京地区门店减少,全国不眠海的门店也在消费者身边“消失”。北京商报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山东、上海地区的不眠海也出现关店情况。

    便利蜂店内工作人员表示,从今年7月开始,不眠海便开始相继撤店,门店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与不眠海同步的是,便利蜂的门店数量也在缩减。便利蜂官网显示,该连锁在9个城市设有门店。彼时,山东作为便利蜂的重点铺店区域,如今门店也多数关闭。

    定位两难

    彼时,不眠海作为便利蜂“门店标配”并快速推进,如今却在市场中低调收缩布局,也与不眠海在整个便利蜂布局的作用与定位不清晰有关。

    不眠海的出现似乎要撑起盈利与引流的双重压力。此前,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不眠海经历了几次涨价。以不眠海的一款杨枝甘露饮品为例,从最初售价15元涨为28元。对比市场中的茶饮品牌,杨枝甘露相关产品的售价多在20元以上。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到店消费,便利蜂将不眠海到店取货的价格“卷”到10元左右。

    不过,消费者通过不眠海小程序选择外卖购买时,使用优惠券后,杨枝甘露的实际支付价格多在17—18元左右。相较之下,消费者购买杨枝甘露选择到店取货时,饮品的支付价格多在10元左右。

    不眠海的用券折扣,在消费者看来或许是一场自嗨。尽管不眠海店中店的模式减少了房租成本压力,但其客单价在15元以上,用券后的价格在10元左右,这与7-11、全家等传统便利店模式10元咖啡价格带的区间相比,很难展现出明显的竞争力。

    便利蜂门店内工作人员提到,不眠海的经营也面临盈利考核。产品定位难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作为独立业态,不眠海门店需要配备1—2名饮品制作人员,这加重了便利蜂门店的盈利压力。

    尤其,不眠海的拓店多数跟随新店开业而展开,既有门店扩展营业范围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便利蜂门店收缩下,不眠海门店点位数量恐难以实现新店的增长。而饮品行业普遍出现单品降价的背景下,冷饮市场“内卷”,也让便利蜂这一第二曲线难以抗打。

    行业失意

    不眠海的关店与收缩,也是便利蜂“冬眠计划”的缩影。便利蜂作为曾经的便利店行业“黑马”如今也成了市场的“失意者”,门店数量一缩再缩,与曾经的开店计划渐行渐远。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便利蜂的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20年5月。便利蜂也没有透露具体投资方和金额,仅强调新增股东包括全球顶级PE、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累计融资额达15亿美元。

    去年,便利蜂开放加盟,谋求另一种形式实现拓店。在业内看来,这是便利蜂寻求资金流恢复,互联网背景企业缺乏创新的表现。

    便利蜂前期在科技方面投入较大,独家商品较少,对比罗森、7-11在社交媒体的频繁出圈,便利蜂流量中的“自来水”占比较低。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表示,零售领域的算法并非万能,不具备颠覆式的经营创新。连锁便利店的经营需要供应链的长期沉淀、积累经验来巩固长久发展。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同样认为,便利店往往是时尚生活的风向标,需要创新独到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品牌才会受到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