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胜教育帮助你把孩子的学习变得快乐起来
- 2020年10月04日来源:北国网
提要:学习本身就有很多快乐,比如“识知之乐”,即认识新鲜事物充满快乐;“艺术之乐”,即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很多优秀教师的风采至学生成年也不会忘怀;“个性之乐”,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长,天生就有喜欢的事物;最普遍的就是“甘来之乐”,这一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劳动,人一生中最多的快乐就是经过劳动获得成果并进行分享。
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都无法跨越的坎,那么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就是每个成长中的孩子、每位父母、每位教育人的梦。
有人说,学习根本没有快乐!这个观点一定是偏颇的,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仔细品来,学习本身就有很多快乐,比如“识知之乐”,即认识新鲜事物充满快乐;“艺术之乐”,即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很多优秀教师的风采至学生成年也不会忘怀;“个性之乐”,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长,天生就有喜欢的事物;最普遍的就是“甘来之乐”,这一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孩子的劳动,人一生中最多的快乐就是经过劳动获得成果并进行分享。
很多孩子、家长、教育人看不到教育的快乐,主要是因为他更关注问题,从而被表象蒙住了发现快乐的双眼,被浮躁扭曲了体验快乐的心灵,被功利绑架了快乐的教育行为。
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责任首先在家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俗语中就说:孩子成长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孩子品格的养成,主要是来源于家庭教育。
当父母培养出了一个有好奇心的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就是他最大的快乐,有好奇心的孩子,搞明白天上为什么下雨是快乐,顿悟一个物理规律,解开一道数学难题一样会快乐。
当父母培养了一个性格坚毅的孩子,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玩耍时跌倒了,不会找父母叫屈,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还会向终点奔跑。有坚毅性格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世界里,每个难题不过是他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而已。
当父母培养了一个豁达、乐观的孩子,玩具、图书、小动物都会是他儿时的伙伴,课本中的模范人物就是他前行的明灯,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化学方程就是他开启世界之谜的金钥匙,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就是他人生的彩霞,学习过程的艰难险阻,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闯关游戏。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快乐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家庭教育能让孩子人格健全、情操高尚,那么在他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将是美好的,学习自然也会成为一种快乐。
让孩子快乐学习,学校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教育环境,开发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课程,提升教学效率,做用心、有爱的教育,做唤醒、引导的教育,方方面面学校都大有可为。
让学生快乐学习,国家顶层设计更是关键。供给侧改革要真正落地,让教育安静,让教育回归本真;教育要以人为中心,各种配套改革就不能躺在文件上,停在愿望中,从课程目标、学科设计,再到教学评价都要科学地加以落实。
2017年1月16日发布的课程改革方案,笔者认为并不理想,看似学科知识体系更完善了,内容更丰富了,但这样的思路可能让教育离改革最初的方向渐行渐远,教育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我们已经反思!从单个学科的角度看,“学科体系更完善、知识更丰富”无异是好事,但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就能感受到这可能又是一个改革误区,今天中小学的知识量的要求,已经远多于其它国家,再增加,教育何以堪,学生何以担。因此,快乐教育更需要顶层的科学设计!
让学生快乐学习,社会更该包容。社会进步要包容孩子个性的存在,包容职业的选择,剔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社会要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胸怀。
让孩子的学习快乐起来,不只是学习“术”的改进,更需要“道”的进步,孩子能否快乐地学习,不仅是学校、家庭的事,更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虽然不是明天就可实现,但只有行动起来,就一定会越来越靠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