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一知识产权:关于非正常专利申请,我们如何规避?
- 2022年04月19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知识产权制度稳定运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期将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及“中一知识产权规避方法”做相关介绍。
本分 踏实 简单
专业深耕知识产权行业近20年
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知识产权制度稳定运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期将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及“中一知识产权规避方法”做相关介绍。
一、什么是非正常专利申请?
非正常申请专利的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
二、哪些情形会被认定?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内容,下列各类行为属于非正常申请专利的行为:
(一)《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第75号局令)
第三条规定的六种情形:
1.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内容明显相同的专利申请;
2.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明显抄袭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专利申请;
3.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组分、配比、部件等简单替换或者拼凑的专利申请;
4.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实验数据或者技术效果明显编造的专利申请;
5.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件利用计算机技术等随机生成产品形状、图案或者色彩的专利申请;
6.帮助他人提交或者专利代理机构代理提交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所述类型的专利申请。
(二)故意将相关联的专利申请分散提交;
(三)提交与其研发能力明显不符的专利申请;
(四)异常倒卖专利申请;
(五)提交的专利申请存在技术方案以复杂结构实现简单功能、采用常规或简单特征进行组合或堆叠等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常理的行为;
(六)其他违反民法典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不符合专利法相关规定、扰乱专利申请管理秩序的行为。
《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第411号)》第二条规定中的九种情形(上述情形的进一步细化补充):
同时或者先后提交发明创造内容明显相同、或者实质上由不同发明创造特征或要素简单组合变化而形成的多件专利申请的;
所提交专利申请存在编造、伪造或变造发明创造内容、实验数据或技术效果,或者抄袭、简单替换、拼凑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等类似情况的;
所提交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与申请人、发明人实际研发能力及资源条件明显不符的;
所提交多件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内容系主要利用计算机程序或者其他技术随机生成的;
所提交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系为规避可专利性审查目的而故意形成的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或设计常理,或者无实际保护价值的变劣、堆砌、非必要缩限保护范围的发明创造,或者无任何检索和审查意义的内容;
为逃避打击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监管措施而将实质上与特定单位、个人或地址关联的多件专利申请分散、先后或异地提交的;
不以实施专利技术、设计或其他正当目的倒买倒卖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或者虚假变更发明人、设计人的;
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或者其他机构或个人,代理、诱导、教唆、帮助他人或者与之合谋实施各类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的;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扰乱正常专利工作秩序的其他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及相关行为。
三、被认定后,会有什么影响?
对非正常申请专利的行为,除依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处理之外,可以视情节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不予减缴专利费用;已经减缴的,要求补缴已经减缴的费用;情节严重的,自本年度起五年内不予减缴专利费用;
2.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报》上予以通报,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数量统计中扣除非正常申请专利的数量;
4.各级知识产权局不予资助或者奖励;已经资助或者奖励的,全部或者部分追还;情节严重的,自本年度起五年内不予资助,自本年度起五年内不予资助或者奖励;
5.通过非正常申请专利的行为骗取资助和奖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列为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38部门开展联合惩戒;
7.对非正常专利申请每季度超过5件或本年度非正常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超过5%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局取消其下一年度申报中国专利奖的资格。
四、规避非正常专利申请,中一是如何做的?
自国家开展打击非正常申请伊始,中一知识产权就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
为了严格规范避免非正常申请专利的行为,中一第一时间组建了“非正常申请规避小组”,举行过多场专题研讨会议,研究实时政策内容,制定了包括《非正常申请认定解读》、《规避非正常申请的案件撰写注意事项》、《非正常申请内部操作指引》等多份内部学习资料,并且多次组织全体代理师、知识产权顾问和流程人员认真研读和学习非正常专利申请政策的相关资料,要求专业人士在日常的专利事务中做到即时自查自纠。
除此以外,中一在自身的专业优势上 ,也涵盖了一些避免及应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日常做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撰前检索 中一代理的每个案件,在撰写前期,甚至是委案前期,都会通过检索工作,分析其专利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授权前景等,对于与现有技术明显相似的专利案件,中一会给出中肯的申请/修改意见书,从前期最大程度避免案件被认定为非正常的可能性。
2.专业撰写自2007年起,中一总结撰写、申请、审核等规范达300页,迭代优化、专业沉淀,先后制定《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规范3.0》、《专利申请文件审核标准3.0》等文件,形成专利撰写的标准化和高质化模式,结合“非正常申请规避小组”制定的《规避非正常申请的案件撰写注意事项》,进一步从专业上保障了案件的质量性及安全性。
3.专业质检中一的每个案件在撰写完后,会被分级、分领域进行审核监控,同步实施9级以下专利代理师撰写的案件递交需经9级以上资深代理人审核制、9级以上互审制。机构设有专门的质管部,严格执行内审质检+抽检的案件管理制度,每月形成质检报告,为案件的质量及安全层层加码。
4.分类递交
为避免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中一在递交案件时,会根据技术方案的类型进行关联递交、同日递交、先后递交等动作区分,每一项工作均由作业和审核双岗位联合处理,用专业的递交流程规避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相关行为。
5.专业应对
当中一代理的专利案件收到官方的非正常申请通知后(极少),会立即触发四个部门、超十人以上团队针对撤案、申诉、重新递交、整改等系列工作进行联合处理,在遵循专利法的前提下高效、快捷的降低各方损失及影响。
五、结语
截止目前,中一知识产权收到的非正常申请通知数量在行业及内部占比都非常低,充分验证了中一踏实本分的品牌价值观及严保质量、狠抓专业的服务理念。未来,中一将继续深耕专业、精进技能,为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专业保障、安全保障及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