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透视之三:论坛、思想力与产业崛起,到底有何关系?
    • 2023年06月14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经成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它成为透视这个城市产业快速聚集和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也成为其他城市审视当地产业论坛是否足够有效的一个参照。

    撰文|马斯基

    统筹|杨柳树

    策划|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能镜

    ET观察

    这是一个不缺峰会和论坛的世界。

    每天,大约有300万人,在天空中、在轨道上,行迹交错成一张网,又各自变成一个个箭头,分流进中国大江南北1.5万个不同商业领域的论坛里,分享经验、输出观点、寻找合作。

    研究中国思想力产生及影响产业发展的模式,会议一直是个有价值的视角。

    但,从没有哪个城市,像宜宾这样,将一整座城,All in进一场产业论坛;也没有哪场会议,像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这样,在两天之内,由书记、市长、副市长组队,从企业家之夜到每个分会场,全天候蹲守,将一场论坛的思想价值、传播价值和招商价值的可能性,「卷到」极致。

    2023年6月9日、10日,2天。

    7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媒体聚集长江第一城,13场论坛及活动轮次进行,主题涵盖动力电池及储能政策、技术、制造、产融、质量、模式、回收、安全等多个方向,将宜宾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变成一个高浓度的智力资源系统。

    200多位嘉宾现场纵论产业、分析趋势、抛出观点,碰撞思想,而这些内容,汇集成一种产业格局,转身变成近百家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顷刻之间,铺满整个网络,带来一波影响力的新高。

    市长廖文彬、副市长华淑蕊两轮产业推介,招商项目两轮签约,64个项目签约总额1063亿元。签字的一刹那,这些项目已经快速由经济合作与新型产业局招商团队,流转至落地科室,进入到下一个流程里。

    「电化长江」倡议、动力电池产业「全球一体化发展」共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授牌、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这些高密度的仪式感与汇集型的思想成果,一番接一番,在耕耘5载的产业土壤里密集生长出来。

    按照宜宾的惯性,很快,它们会由思想力,演变成政策、决策及产业集群的持续聚集与拓展。

    过去一年,宜宾正是沿着这个路径,把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签约的48个项目和962亿元的总投资额,变成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厂房。6月9日下午,市委书记方存好领衔储能分论坛,也意味着,动力电池产业积聚的经验,正在向更大格局的碳中和产业链条进行复制。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经成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它成为透视这个城市产业快速聚集和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也成为其他城市审视当地产业论坛是否足够有效的一个参照。

    在中国产业发展快节奏演进过程中,需要足够充分集中的智力资源系统。宜宾借由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政府、企业家、学术界、投资人和媒体,凝成最能全面实际观察产业真实状态、行为的现场和思想的聚集地。

    这些思想汇聚的力量,讨论方向、打破壁垒、带来改变、形成共识,它不是有形的实物,摸不着、触不到,但某种程度上,却是真正的「物种起源」。

    在这个基础上,宜宾向前一步,将之变成发现、理解并抓住产业招商线索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整个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和对产业落地的渴望,变成一个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的完整服务链条。

    在这个链条里,各个齿轮咬合,全市各区县的公务员、全市所有公务车辆被调度至论坛,对重点嘉宾进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12所高校上百位大学生志愿者,站在会场各个关键路口,随时满足嘉宾哪怕最细小的需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重要成员,则浸泡在论坛现场,捕捉一切可以约见企业家的时间与机会,并当场敲定合作方向,它们高效运转,最终爆发成推动产业真正落地的一种路径。

    其实,这个路径并不新鲜,但目前看起来,只有宜宾,将它做到了极致。

    以下,能镜将以精要摘选的方式,编辑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30位政府、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等重要代表的观点和声音。

    希望借由观点构成的小世界,能让您快速明了当下动力电池的产业图景,透过它,看到宜宾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助力之下,为整个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所建构的思想高度、广度与深度,也借由能镜的观察,感受那条参透论坛、思想力和产业聚集内生关系、贯穿首尾的发展逻辑。01

    要科学判断下一代技术路线,重视新材料和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体系电池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系统解决关键材料、新体系电池、系统集成等工程技术的难题,推进产业化应用与示范运行,同步开展市场和技术评估,为规模产业化提供先行经验。强化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循环利用环节的全球合作,共同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02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中占比高,面向双碳目标,促进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会为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汽车强国建设增添新的动力,更对我国履行国际社会的承诺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从电池前端设计的步骤就要考虑后端回收,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

    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协同,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欧洲提前对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地走出去。

    03

    全国六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产自四川,装机量全球前十的有三家、全国前十有五家企业在川落户投资。四川是第一绿电大省,我们支持建设零碳工厂,生产真正的绿电动力电池。

    我们将加快构建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以电动四川行动为引领,支持广泛开发储能应用、换电重卡、公共交通、绿色货运、智能轨道、光储电站、数字能源等应用场景,大幅度加快提升电动化的替代水平。

    04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人类的共识,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动力电池创新,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绿色发展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05

    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对于发展新型储能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相关补贴政策超过60项,包括按储能项目、充电量、放电量和储能产业或设备投资核定等方式。

    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化,也为新型储能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车道。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居世界首位。

    06

    四川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57%,居全国之首,现已具备采矿权的矿石储量达到了1.58亿吨。同时,依托上游企业全球化运筹,有力增加了锂、钴、镍等关键资源的保障能力。省内现已具备锂矿开采能力近155万吨,基础锂盐产能54万吨。四川现已落地具有生态主导力、市场竞争力的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多家。从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的生产、电池回收利用、智能化装备生产的全产业链已全部形成。

    07

    中国是匈牙利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选择匈牙利作为对欧投资的目的地。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商电动出行发展战略的核心落户匈牙利,他们的电池供应商是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近期对匈牙利完成巨额投资,我们也会很快会宣布全球另外十大动力电池企业对匈牙利的投资计划。匈牙利动力电池产量现在排名世界第四。这一系列投资完成后,排名将上升为世界第二。

    08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按照现在的水平,必须减少45%才可以让人类安然过渡到未来。在转型过程当中,先进的电池技术至关重要,动力电池不光能够为车辆带来动力,还可以成为储能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建立绿色能源生态系统。

    09

    宜宾建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资源优势突出,页岩气产量常年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980万千瓦,其中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绿电占比达85%,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能大幅减少企业碳足迹。

    我们正在积极构建的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与宜宾12所高校、9万大学生、63个新能源相关专业,和欧阳明高等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一起,都将为储能产业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

    10

    我们将抢抓连续两年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机遇,正在全面推动电动宜宾建设,开展换电重卡、乘用车换电、电动船舶、智能轨道、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示范,形成一批示范性、引领性的应用成果。

    全市建设充电接口4万口以上,重卡换电站60座,乘用车换电站10座,储能示范项目5个,打造全市充电一张网,同时开展分布式光储一体化示范、智能微电网系统和零碳园区建设示范,实现能源的高率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协同、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11

    宜宾刚刚被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在储能新赛道上,已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目前已建成锂电储能电池产能25GWh,去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4.5GWh,占全球出货量的10.2%,全国出货量的11.15%,迅速实现新赛道领跑。

    作为中国电池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今天我们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新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64个,投资额1063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几乎全部可以直接应用到新型储能电池生产配套,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优势。

    12

    中国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但也面临增速放缓、利润率降低、产品迭代加快等挑战。

    应对这些新挑战,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就是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来支撑设计、制造、管理、回收,以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提速、提效、降本。

    与此同时,迎来了新机遇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已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正在实现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阶跃。

    13

    欧洲在2017年才开始考虑组建动力电池行业。主要是锂电池方面。当时,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几乎没有,但6年之后,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和动力电池相关的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是比较惊人的。毫无疑问,中国在其中会发挥领导性的作用,而欧洲将会仅次于中国,位于第二。

    14

    目前,欧美以更严格要求驱动电池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主导全球竞争规则,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回收利用问题日益紧迫,但我国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亟待完善。

    要设立回收体系,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是一个各参与主体相互联系的闭环生态,其高效运转依赖于各企业主体的有效协作。

    同时要攻关关键技术,攻关高效高安全梯次利用技术。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可为社会带来经济价值,也可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但其产业化应用还未大规模普及,关键技术仍待突破。

    一定要形成发展模式,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包括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建立碳核算标准体系,形成规范碳核算方法,建立碳足迹管理平台。

    15

    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紧密相连。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还是以燃烧高碳的煤炭为主,可再生新能源它最大的问题就是随机性和波动性,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储能。

    目前的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未来根据用能的场景需求等等,会是电化学储能、氢气储能、抽水蓄能并举的局面。

    电化学储能存在安全问题,世界上目前建成的规模化储能大概5000多所,截至目前,不完全统计,已发生了70几起火灾。

    十几年来,通过产业界、学界的共同努力,已经将电池热失控的概率降到10的8次方,进一步提升它的安全,降低热失控的效率,做到10的负9次方,负10次方,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16

    电池动力已经迈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阶段。包括产业布局的持续优化,结构更加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企业来说,要从具备生产动力电池的基础能力,向更负责任、更高质量、更创新生产和服务的过渡。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从有到好」意味着从满足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需求,到能够体验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从宏观层面理解,动力电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公平性。

    17

    从今年起,我们坚定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未来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力争一年见效,三年前茅,五年领先。

    我们将重构电池系统,聚焦安全性、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全球领先,强化投入潜力创新,打造适用于纯电车型的高能高安全、全天候电池系统,实现全场景无热扩散、零下十度能量无衰减。打造适用混动车型的高安全耐低温电池系统,实现低温环境可用电量再提升8%,功率输出能力再提升25%以上。

    18

    做好合理的利润分配是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前提。

    传统车型转向电动化,新势力迅速成长,信息通讯技术企业企业大步入局,合资车企逐步跟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百家争鸣,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健康、更加稳步地向前发展,也将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中国汽车品牌。

    19

    新型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目前中国大唐在域发展装机1.71千瓦,资产总额超过9000亿元,我们以储能为战略重点,实施两翼多点布局,发展新型储能,坚持集中与分散并举、独立与共享并举、多技术路线并重,在源网荷储侧多场景落地一批创新项目。

    其中,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在传统电源侧实施了内蒙古托克托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集成储能技术创新驱动世界最大火电厂绿色转型,不断强化储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

    新型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加速西移,宜宾成为正在崛起的产业中心。

    20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保障电力供应,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是伴随我们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核心问题。

    它的本质,实际是对新能源在各个时间尺度下,波动匹配相应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调节能力的代入。

    从现在来看,如果一个储能系统应用小时数不能在2000小时,很难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

    从保供应和促消纳各看未来技术相关的趋势,2030年以后,需要重点开发低成本、续航100小时及以上的新型储能技术。

    21

    北美、欧洲本地化供应已提上日程,2026年开始要求电池必须本地化生产。这对中国厂商来说,完成市场国际化、产能国际化很重要。

    同时,要确保中国动力电池的领先地位,首先要确保动力电池的技术引领,始终站在世界技术的前沿,保证在任何迭代技术出现之前或是迭代技术都由中国企业来创造,再结合国际化,才能真正的保证我国动力电池始终保持在领先地位。

    22

    欣旺达钠离子电池有超低温放电和超高安全的优势,零下40度1C放电容量保持80%以上,10C常温放电容量保持90%以上。1C放电是指以电池标称容量大小为单位,对电池进行一个小时的持续放电。电池能量密度为160 Wh/kg,能满足A00级、A0级、A级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预计在2024年三季度量产。

    23

    松下在中国已有5家零碳工厂,预计明年将扩至16家,到2030年所有松下工厂都将变成零碳工厂。

    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松下在中国布局了6个研发基地,18个制造基地及18个销售网点,形成集研产销一体化的事业体制,配合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

    我们将不断贴近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不断扩大的全球电动车市场以及相关社会课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24

    下一代电动汽车需要哪些性能才能超越当前的燃油汽车?一是每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二是电池在20分钟内完成80%的高效快充,并拥有质保10年行驶超过30万公里的保障;三是就购买力平价而言,成本与燃油车相当;四是没有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下一代电池方面,要克服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局限,开发新的电池体系,专注于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提升。

    25

    中国动力电池作为世界领先的大产业,我们还必须自己做规划,规划做好,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推出《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聚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动力电池至2030年资源需求预测、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发展及资源平衡等方面,通过汇总整理新能源汽车的统计数据,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复合增长规律开展产业复合增长模型的研究,推导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正极材料以及关键锂、镍、钴、锰金属至2030年的发展预测等,助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26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链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其关键技术和环节都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投资人应该专注和扎根中国市场,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投生态。能源是经济运行的底层基础,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应该对能源资产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

    新能源汽车和碳中和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关联,投资人需要深度理解产业,知晓他们的发展趋势、竞争优势和缺失环节,从构建产业链良性发展、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构建的方式,去帮助产业弥补缺失,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把核心技术、政策、团队、资金等要素进行匹配,构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就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专注、深耕产业和技术;深刻理解政策、政府和国企,可以构建生态,同时,既要有全球化视野,也要有本地落地应用的能力。

    27

    冬季焦虑、补能焦虑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主要面向全气候可靠、全场景可靠、补能体系三个方向进行创新。

    现在,宁德时代的超快充技术——麒麟电池具有多功能弹性夹层、电芯大面冷却、底部空间共享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支持快充,能达到充电不到10分钟,续航超过400公里,以后可能实现5分钟充电可续航400公里。

    28

    在动力电池增长减速、储能电池增长加速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进军储能电池领域,而产品平台化、产线共通化将成为一个趋势。

    当前,两类电池种类众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化学体系也非常混乱,是产品平台化、产线共通化面临的尖锐挑战。

    如果大家各自打造产品,各自打造化学体系,各自打造专用产线,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如何让动力和储能两个领域做到平台化,将是接下来的挑战,也是接下来的方向。

    29

    亿纬锂能去年10月发布了560安时储能专用电池,它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成本低了,第二、集成难度小了,第三、交付有保障了。

    之后,我们在今年3月在湖北荆门建立了60GWh的超级工厂,目前已在建设中,预计明年1季度投入,这将给储能整个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力,放眼全球,单个工厂60GWh也是很少见的。

    另外,亿纬锂能在船舶储能领域一直领先,根据目前统计,下水船舶里,我们市场份额占到了55%。

    30

    在政策、资本、科技、市场及产业链的共同影响下,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急剧上升,头部聚集效应明显,未来,新能源汽车赛道市场分化将持续加剧,最后将聚拢在3-5家头部企业。

    2022年,排名前5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0.1%,2023年第一季度为64.7%,2023年5月,这一数字变为了73.3%,今年将是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市场头部聚集效应带动资源聚焦,高价的原材料无法维持产业链健康发展。建议原材料价格要回归合理,形成全产业链战略联盟,才能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撰文|马斯基

    统筹|杨柳树

    策划|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能镜

    ET观察

    这是一个不缺峰会和论坛的世界。

    每天,大约有300万人,在天空中、在轨道上,行迹交错成一张网,又各自变成一个个箭头,分流进中国大江南北1.5万个不同商业领域的论坛里,分享经验、输出观点、寻找合作。

    研究中国思想力产生及影响产业发展的模式,会议一直是个有价值的视角。

    但,从没有哪个城市,像宜宾这样,将一整座城,All in进一场产业论坛;也没有哪场会议,像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这样,在两天之内,由书记、市长、副市长组队,从企业家之夜到每个分会场,全天候蹲守,将一场论坛的思想价值、传播价值和招商价值的可能性,「卷到」极致。

    2023年6月9日、10日,2天。

    7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媒体聚集长江第一城,13场论坛及活动轮次进行,主题涵盖动力电池及储能政策、技术、制造、产融、质量、模式、回收、安全等多个方向,将宜宾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变成一个高浓度的智力资源系统。

    200多位嘉宾现场纵论产业、分析趋势、抛出观点,碰撞思想,而这些内容,汇集成一种产业格局,转身变成近百家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顷刻之间,铺满整个网络,带来一波影响力的新高。

    市长廖文彬、副市长华淑蕊两轮产业推介,招商项目两轮签约,64个项目签约总额1063亿元。签字的一刹那,这些项目已经快速由经济合作与新型产业局招商团队,流转至落地科室,进入到下一个流程里。

    「电化长江」倡议、动力电池产业「全球一体化发展」共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授牌、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这些高密度的仪式感与汇集型的思想成果,一番接一番,在耕耘5载的产业土壤里密集生长出来。

    按照宜宾的惯性,很快,它们会由思想力,演变成政策、决策及产业集群的持续聚集与拓展。

    过去一年,宜宾正是沿着这个路径,把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签约的48个项目和962亿元的总投资额,变成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厂房。6月9日下午,市委书记方存好领衔储能分论坛,也意味着,动力电池产业积聚的经验,正在向更大格局的碳中和产业链条进行复制。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经成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它成为透视这个城市产业快速聚集和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也成为其他城市审视当地产业论坛是否足够有效的一个参照。

    在中国产业发展快节奏演进过程中,需要足够充分集中的智力资源系统。宜宾借由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政府、企业家、学术界、投资人和媒体,凝成最能全面实际观察产业真实状态、行为的现场和思想的聚集地。

    这些思想汇聚的力量,讨论方向、打破壁垒、带来改变、形成共识,它不是有形的实物,摸不着、触不到,但某种程度上,却是真正的「物种起源」。

    在这个基础上,宜宾向前一步,将之变成发现、理解并抓住产业招商线索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整个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和对产业落地的渴望,变成一个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的完整服务链条。

    在这个链条里,各个齿轮咬合,全市各区县的公务员、全市所有公务车辆被调度至论坛,对重点嘉宾进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12所高校上百位大学生志愿者,站在会场各个关键路口,随时满足嘉宾哪怕最细小的需求;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重要成员,则浸泡在论坛现场,捕捉一切可以约见企业家的时间与机会,并当场敲定合作方向,它们高效运转,最终爆发成推动产业真正落地的一种路径。

    其实,这个路径并不新鲜,但目前看起来,只有宜宾,将它做到了极致。

    以下,能镜将以精要摘选的方式,编辑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30位政府、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等重要代表的观点和声音。

    希望借由观点构成的小世界,能让您快速明了当下动力电池的产业图景,透过它,看到宜宾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助力之下,为整个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所建构的思想高度、广度与深度,也借由能镜的观察,感受那条参透论坛、思想力和产业聚集内生关系、贯穿首尾的发展逻辑。01

    要科学判断下一代技术路线,重视新材料和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体系电池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系统解决关键材料、新体系电池、系统集成等工程技术的难题,推进产业化应用与示范运行,同步开展市场和技术评估,为规模产业化提供先行经验。强化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循环利用环节的全球合作,共同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02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中占比高,面向双碳目标,促进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发展,不仅会为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汽车强国建设增添新的动力,更对我国履行国际社会的承诺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从电池前端设计的步骤就要考虑后端回收,加快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

    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协同,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欧洲提前对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地走出去。

    03

    全国六分之一的动力电池产自四川,装机量全球前十的有三家、全国前十有五家企业在川落户投资。四川是第一绿电大省,我们支持建设零碳工厂,生产真正的绿电动力电池。

    我们将加快构建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生态圈,以电动四川行动为引领,支持广泛开发储能应用、换电重卡、公共交通、绿色货运、智能轨道、光储电站、数字能源等应用场景,大幅度加快提升电动化的替代水平。

    04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人类的共识,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原则,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动力电池创新,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绿色发展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05

    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对于发展新型储能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相关补贴政策超过60项,包括按储能项目、充电量、放电量和储能产业或设备投资核定等方式。

    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化,也为新型储能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车道。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870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110%,居世界首位。

    06

    四川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57%,居全国之首,现已具备采矿权的矿石储量达到了1.58亿吨。同时,依托上游企业全球化运筹,有力增加了锂、钴、镍等关键资源的保障能力。省内现已具备锂矿开采能力近155万吨,基础锂盐产能54万吨。四川现已落地具有生态主导力、市场竞争力的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多家。从资源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的生产、电池回收利用、智能化装备生产的全产业链已全部形成。

    07

    中国是匈牙利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选择匈牙利作为对欧投资的目的地。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商电动出行发展战略的核心落户匈牙利,他们的电池供应商是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近期对匈牙利完成巨额投资,我们也会很快会宣布全球另外十大动力电池企业对匈牙利的投资计划。匈牙利动力电池产量现在排名世界第四。这一系列投资完成后,排名将上升为世界第二。

    08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按照现在的水平,必须减少45%才可以让人类安然过渡到未来。在转型过程当中,先进的电池技术至关重要,动力电池不光能够为车辆带来动力,还可以成为储能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建立绿色能源生态系统。

    09

    宜宾建设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资源优势突出,页岩气产量常年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980万千瓦,其中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绿电占比达85%,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能大幅减少企业碳足迹。

    我们正在积极构建的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与宜宾12所高校、9万大学生、63个新能源相关专业,和欧阳明高等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一起,都将为储能产业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

    10

    我们将抢抓连续两年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机遇,正在全面推动电动宜宾建设,开展换电重卡、乘用车换电、电动船舶、智能轨道、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示范,形成一批示范性、引领性的应用成果。

    全市建设充电接口4万口以上,重卡换电站60座,乘用车换电站10座,储能示范项目5个,打造全市充电一张网,同时开展分布式光储一体化示范、智能微电网系统和零碳园区建设示范,实现能源的高率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协同、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11

    宜宾刚刚被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在储能新赛道上,已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目前已建成锂电储能电池产能25GWh,去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4.5GWh,占全球出货量的10.2%,全国出货量的11.15%,迅速实现新赛道领跑。

    作为中国电池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今天我们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新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64个,投资额1063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几乎全部可以直接应用到新型储能电池生产配套,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优势。

    12

    中国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但也面临增速放缓、利润率降低、产品迭代加快等挑战。

    应对这些新挑战,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就是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来支撑设计、制造、管理、回收,以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提速、提效、降本。

    与此同时,迎来了新机遇就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已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正在实现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阶跃。

    13

    欧洲在2017年才开始考虑组建动力电池行业。主要是锂电池方面。当时,科研成果的转化还几乎没有,但6年之后,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和动力电池相关的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是比较惊人的。毫无疑问,中国在其中会发挥领导性的作用,而欧洲将会仅次于中国,位于第二。

    14

    目前,欧美以更严格要求驱动电池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主导全球竞争规则,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回收利用问题日益紧迫,但我国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亟待完善。

    要设立回收体系,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是一个各参与主体相互联系的闭环生态,其高效运转依赖于各企业主体的有效协作。

    同时要攻关关键技术,攻关高效高安全梯次利用技术。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可为社会带来经济价值,也可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但其产业化应用还未大规模普及,关键技术仍待突破。

    一定要形成发展模式,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包括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建立碳核算标准体系,形成规范碳核算方法,建立碳足迹管理平台。

    15

    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紧密相连。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还是以燃烧高碳的煤炭为主,可再生新能源它最大的问题就是随机性和波动性,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储能。

    目前的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未来根据用能的场景需求等等,会是电化学储能、氢气储能、抽水蓄能并举的局面。

    电化学储能存在安全问题,世界上目前建成的规模化储能大概5000多所,截至目前,不完全统计,已发生了70几起火灾。

    十几年来,通过产业界、学界的共同努力,已经将电池热失控的概率降到10的8次方,进一步提升它的安全,降低热失控的效率,做到10的负9次方,负10次方,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16

    电池动力已经迈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阶段。包括产业布局的持续优化,结构更加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企业来说,要从具备生产动力电池的基础能力,向更负责任、更高质量、更创新生产和服务的过渡。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从有到好」意味着从满足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需求,到能够体验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从宏观层面理解,动力电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公平性。

    17

    从今年起,我们坚定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未来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力争一年见效,三年前茅,五年领先。

    我们将重构电池系统,聚焦安全性、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全球领先,强化投入潜力创新,打造适用于纯电车型的高能高安全、全天候电池系统,实现全场景无热扩散、零下十度能量无衰减。打造适用混动车型的高安全耐低温电池系统,实现低温环境可用电量再提升8%,功率输出能力再提升25%以上。

    18

    做好合理的利润分配是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前提。

    传统车型转向电动化,新势力迅速成长,信息通讯技术企业企业大步入局,合资车企逐步跟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百家争鸣,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健康、更加稳步地向前发展,也将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中国汽车品牌。

    19

    新型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技术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目前中国大唐在域发展装机1.71千瓦,资产总额超过9000亿元,我们以储能为战略重点,实施两翼多点布局,发展新型储能,坚持集中与分散并举、独立与共享并举、多技术路线并重,在源网荷储侧多场景落地一批创新项目。

    其中,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在传统电源侧实施了内蒙古托克托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工程,集成储能技术创新驱动世界最大火电厂绿色转型,不断强化储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

    新型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的重要领域。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加速西移,宜宾成为正在崛起的产业中心。

    20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保障电力供应,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是伴随我们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核心问题。

    它的本质,实际是对新能源在各个时间尺度下,波动匹配相应时间尺度的灵活性调节能力的代入。

    从现在来看,如果一个储能系统应用小时数不能在2000小时,很难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

    从保供应和促消纳各看未来技术相关的趋势,2030年以后,需要重点开发低成本、续航100小时及以上的新型储能技术。

    21

    北美、欧洲本地化供应已提上日程,2026年开始要求电池必须本地化生产。这对中国厂商来说,完成市场国际化、产能国际化很重要。

    同时,要确保中国动力电池的领先地位,首先要确保动力电池的技术引领,始终站在世界技术的前沿,保证在任何迭代技术出现之前或是迭代技术都由中国企业来创造,再结合国际化,才能真正的保证我国动力电池始终保持在领先地位。

    22

    欣旺达钠离子电池有超低温放电和超高安全的优势,零下40度1C放电容量保持80%以上,10C常温放电容量保持90%以上。1C放电是指以电池标称容量大小为单位,对电池进行一个小时的持续放电。电池能量密度为160 Wh/kg,能满足A00级、A0级、A级等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预计在2024年三季度量产。

    23

    松下在中国已有5家零碳工厂,预计明年将扩至16家,到2030年所有松下工厂都将变成零碳工厂。

    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松下在中国布局了6个研发基地,18个制造基地及18个销售网点,形成集研产销一体化的事业体制,配合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

    我们将不断贴近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不断扩大的全球电动车市场以及相关社会课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24

    下一代电动汽车需要哪些性能才能超越当前的燃油汽车?一是每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二是电池在20分钟内完成80%的高效快充,并拥有质保10年行驶超过30万公里的保障;三是就购买力平价而言,成本与燃油车相当;四是没有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下一代电池方面,要克服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局限,开发新的电池体系,专注于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提升。

    25

    中国动力电池作为世界领先的大产业,我们还必须自己做规划,规划做好,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推出《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聚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动力电池至2030年资源需求预测、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发展及资源平衡等方面,通过汇总整理新能源汽车的统计数据,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复合增长规律开展产业复合增长模型的研究,推导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正极材料以及关键锂、镍、钴、锰金属至2030年的发展预测等,助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26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链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其关键技术和环节都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投资人应该专注和扎根中国市场,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投生态。能源是经济运行的底层基础,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资本应该对能源资产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

    新能源汽车和碳中和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关联,投资人需要深度理解产业,知晓他们的发展趋势、竞争优势和缺失环节,从构建产业链良性发展、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态构建的方式,去帮助产业弥补缺失,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把核心技术、政策、团队、资金等要素进行匹配,构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就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专注、深耕产业和技术;深刻理解政策、政府和国企,可以构建生态,同时,既要有全球化视野,也要有本地落地应用的能力。

    27

    冬季焦虑、补能焦虑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主要面向全气候可靠、全场景可靠、补能体系三个方向进行创新。

    现在,宁德时代的超快充技术——麒麟电池具有多功能弹性夹层、电芯大面冷却、底部空间共享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支持快充,能达到充电不到10分钟,续航超过400公里,以后可能实现5分钟充电可续航400公里。

    28

    在动力电池增长减速、储能电池增长加速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进军储能电池领域,而产品平台化、产线共通化将成为一个趋势。

    当前,两类电池种类众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化学体系也非常混乱,是产品平台化、产线共通化面临的尖锐挑战。

    如果大家各自打造产品,各自打造化学体系,各自打造专用产线,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如何让动力和储能两个领域做到平台化,将是接下来的挑战,也是接下来的方向。

    29

    亿纬锂能去年10月发布了560安时储能专用电池,它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成本低了,第二、集成难度小了,第三、交付有保障了。

    之后,我们在今年3月在湖北荆门建立了60GWh的超级工厂,目前已在建设中,预计明年1季度投入,这将给储能整个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力,放眼全球,单个工厂60GWh也是很少见的。

    另外,亿纬锂能在船舶储能领域一直领先,根据目前统计,下水船舶里,我们市场份额占到了55%。

    30

    在政策、资本、科技、市场及产业链的共同影响下,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急剧上升,头部聚集效应明显,未来,新能源汽车赛道市场分化将持续加剧,最后将聚拢在3-5家头部企业。

    2022年,排名前5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0.1%,2023年第一季度为64.7%,2023年5月,这一数字变为了73.3%,今年将是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市场头部聚集效应带动资源聚焦,高价的原材料无法维持产业链健康发展。建议原材料价格要回归合理,形成全产业链战略联盟,才能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