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建筑可阅读:高桥这些打卡地深藏的惊人密码
    • 2023年07月14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的高桥自然也不缺历史遗迹,它凭借区域内75处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一座实实在在的文物大镇。

    贝聿铭说过:“一座城市需要自己的身份识别,而这种身份识别只能通过文化艺术方式来实现。”

    我国是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无情洗礼,还是留下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可以触摸到的历史遗迹,令人温暖又感动。

    这些历史遗迹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美得分外耀眼。

    浦东高桥老街

    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的高桥自然也不缺历史遗迹,它凭借区域内75处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一座实实在在的文物大镇。

    这些历史遗迹最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是:

    老宝山城遗址

    如果你来到外高桥码头,相信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奇观:在成百上千只码头集装箱垒起一堵高高的“城墙”后面竟然还有一段低矮的城墙。

    这就是被高桥人民津津乐道的“双墙并立”奇观,这段低矮的老城墙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有些斑驳,枝叶在砖缝间生根发芽。

    老宝山城遗址近照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镇-高桥,自古以来是第一道海防线的第一要塞,而老宝山城无不与此有关:

    洪武十九年(1386年)清浦里东建清浦旱寨,驻军寨中,以巡海扼江为要务,也用于防御海盗、倭寇。这是明代第一次在高桥设立军事据点;洪武三十年(1397年)建成土城堡,加强了对长江的镇守;正统九年(1444年),筑砖城,历经四年而成,这是在高桥第三次建设军事要塞;万历四年(1576年)筑宝山堡,二年而成,这是古高桥的第四座兼水陆二路的军事要塞。

    1936年尚存的老宝山城

    古宝山城“延袤四百九十五丈,高二丈六尺二寸,四门建楼,敌台十二个,为门四”。有军营舍六百五十楹,城中建制完整,有“中丞署”、“海防丞厅”、“练兵厅”等机构及相应建筑物,成为高桥历史上最大的军事城堡;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新宝山城,方广六十四亩,雉堞楼橹咸集,有内外护城濠,城门洞五座,为海防驻兵之所。

    从1386年的明代到1936年,这一道残垣古城门顽强支撑着绵延近五百多年的优美弧线,向我们浅唱低吟着上海可歌可泣的存续历史。

    太平天国烈士墓

    在高桥镇,有一座太平天国烈士墓。位于高桥草高支路1000号。它修建于一九五四年。

    里面长眠的是1862年太平天国在高桥之战的烈士们。据说,当年壮烈牺牲的太平军战士的尸体都移到高桥的屯粮巷,来不及埋葬,后来农民们用土掩盖,堆成一座狭长的坟,当地人都唤作"长坟"。

    清兵和外国侵略军在高桥残酷烧杀,使这一带人民十分痛恨,从而益发增加对太平军的怀念。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每到清明节,总有人带了酒菜来供祭,还要烧锡箔。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来的人太多了,受到官府注意,才下令禁止。此后,土坟有损坏,也没人敢修,以致杂草丛生,成为荒冢。

    解放后,为纪念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一百周年,上海市文管会于1954年修复太平天国烈士墓,并建立石碑。"文化大革命"中,墓碑遭到破坏。我们看到的是1985重建的太平天国烈士墓。

    关于高桥之战,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它是帝国主义的“华尔洋枪队”会同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一次开端战争。

    华尔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南京沦陷,历时13年,曾经横扫半个中国,之所以失败,原因很多,帝国主义洋枪洋炮参与镇压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因为他们严重影响列强在华的利益。

    往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我们应该深思,只有让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仰贤堂

    到了高桥,如果没到仰贤堂,等于没到高桥。如果你没有好好看看高桥仰贤堂,你就等于没有好好欣赏海派建筑。

    高桥以“三刀一针”之乡而闻名沪上,其中泥刀--营造之乡,说的就是高桥有着高超的建筑工艺,据说,闻名于世的上海外滩世界建筑群有三分之一是高桥人建造,而仰贤堂则是高桥营造之乡的可阅读建筑。

    仰贤堂

    仰贤堂的美,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是一座标准的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如果你从北面来看是地道的中式宅院,但若是从南面隔河相望,又像是一座建在水上的西式别墅。

    现在的仰贤堂是全民乐享的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2006年,高桥镇政府利用已经修复的仰贤堂,开办了“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该馆共有600多件展品,95%是真品,多数来自当地民间,“地理演变”、“建制沿革”、“文物古迹”、“妇女首饰”、“饮酒器具”、“高桥绒绣”等章节井然有序。在这里您可以大致了解高桥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以及民俗乡风等。看景、观史——多元享受,多重收获。

    黄氏民宅

    民宅,一直是一个时期发展状态的重要证物。古人有民宅“可以迹知往來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之说。现代有人说,看一个地方的传承和底蕴,看这里的民宅就够了,因为民宅中往往藏着历史、人物、经济和文化,展现着无言的变迁。

    位于西街139号,这建于20世纪初的黄氏民宅,是一栋仿徽式砖木结构民居,就是高桥古镇的重要证物。所以它被列为浦东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宅子有25间房子,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为有两个独特的北阳台矗立于高墙的两侧,让其在高桥民宅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

    如今这个民宅被建设成高桥绒绣馆,馆内具有美轮美奂的堪称“指尖上油画”的高桥绒绣作品,又有传人的现场绒绣表演,可看又可学,成为绒绣爱好者云集地,经常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参观。

    高桥绒绣被列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如果你来高桥古镇,定要去黄氏民宅走一走,因为在这里你能切实可以感受到建筑之美,感受到绒绣艺术之美。

    小浜路蔡氏民宅

    小浜路蔡氏宅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位于高桥镇东街22号。这座宅子是典型的海派特色,它坐北朝南,屋顶都是硬山顶,小青瓦,瓦下铺望砖。其造型也是中西合璧,除了正厅与厢房为传统的粉墙黛瓦,墙面是清水砖墙面,勾缝为外凸圆缝,其余的就显得西式一些。

    这个地方之所以成为高桥古镇的著名景点和必去之地,是因为它现在是“上海江东书院”总部所在地。

    上海江东书院是国学热中沪上首家国学教育的书院,它坚持“阳光灿烂续传统,朝气逢勃做国学”的理念,具备展览展示、讲座报告、读书阅览、国学诗词、文化交流、创作研讨和非遗传承等功能,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践行者,也是“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声名远播。

    上海江东书院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

    这是高桥镇的必备打卡点,如果有时间能来到这里走一走,自然也就不虚此行了。

    凌氏民宅

    有没有一栋房子让人产生穿越感?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高桥老街的凌氏民宅就能够做到。

    凌氏民宅位于高桥的西街167号,在高桥所有的民宅中,这座是最漂亮的,当你来到定会被惊艳到。

    整座宅子看上去规模较大,雕饰方面也是非常精美,这座宅子是当地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了让你有切身的体验感,它现在是高桥人家陈列馆所在地。

    高桥人家陈列馆是旧中国南方众多大户人家的缩影。它借用凌氏民宅(展出人物故事全系虚构)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馆内几百件展品大多古色古香,整体布局力求身临其境。展品中西合璧,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地域特色。

    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高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见证了高桥集镇与上海城市同步发展的史实,折射出高桥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与时俱进、敢闯敢拼的人文精神。

    写在最后

    属于高桥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要是详细来介绍,怕是一时半会也介绍不完,与其都给你介绍完还不如留个惊喜,让你亲自来体验。

    历史遗迹能传承到现在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只有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传承,若是保护不好,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2008年初,高桥镇成立了老街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上海高桥老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组建了由市、区有关专家和老同志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专家指导、科学规划、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加大了古镇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民俗文化的传承,让古镇遗迹得到了最大的保护。

    建筑是有生命的,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建筑,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

    发展中的外高桥

    千年高桥镇的建筑也是如此,它们见证了整个高桥的发展,见证了高桥从一个小小村落到千年古镇的蜕变。

    如今的高桥已美丽蝶变,它将用最好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建筑,感受不一样的历史,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