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管道安全专家董绍华教授当选欧洲外籍院士
    • 2024年04月09日来源:北国网

    提要:2月28日,欧洲自然科学院正式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董绍华教授增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这也是该院当选院士中,首位安全科学与工程、油气管道工程领域的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主席团主席V. Tyminskiy院士向董绍华教授颁发了证书,并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发出贺信,对董绍华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表示祝贺。

    图片 2.jpg

    2024年2月28日,欧洲自然科学院正式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董绍华教授增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院士。这也是该院当选院士中,首位安全科学与工程、油气管道工程领域的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主席团主席V. Tyminskiy院士向董绍华教授颁发了证书,并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发出贺信,对董绍华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表示祝贺。

    V.Tyminskiy教授在信中说到,“尊敬的董绍华教授,学院主席团衷心祝贺您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EANS)的正式成员,我们希望您能为中欧科学家之间的科学联系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贡献。”

    图片 1.jpg

    据悉,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Hannover),由多国科学院院士及知名学术团体创建,覆盖了德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匈牙利、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立陶宛、乌克兰、日本等33个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该组织严格遵循院士递补制度,选拔过程涵盖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以及勋章授予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位入选院士均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并具备显著的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欧洲自然科学院现有1700名院士,设有路德维希·诺贝尔奖获奖者通道,多名院士获得诺贝尔奖,另有30多名院士是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董绍华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管道技术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他是我国管道完整性与安全工程技术专家,入选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是北京市“氢能产业与安全”智库基地带头人、北京市应急管理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城市能源安全与供给保障”学科带头人。

    董绍华教授作为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领域的创始人,20多年来始终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术前沿和产业需求,推广应用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先进技术。针对我国近200万公里各类油气输送管道,他解决了我国管道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难题,成果已在西气东输、陕京系统、城镇燃气、油田集输管网等国内近100万公里(超过50%)管道上推广应用,国外在哈萨克斯坦、缅甸、苏丹等多个国家推广应用。他牵头制定了GB42097-2022 地上石油储(备)库完整性管理规范,以及国际、国家、行(企、团)标准65部,保障我国管道安全运行20年,为我国长输管道事故率由0.4次/千公里年下降到0.15次/千公里年做出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董绍华教授现已负责承担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制大型装备100余台套。他牵头研发了超高清亚毫米级漏磁、变形检测、IMU位置检测等三位一体的复合检测器,实现管道内检测技术重大突破;攻克了燃气管网缺陷检测、泄漏精准定位、快速修复等技术难题,取得重大突破和技术升级换代;建立了海底管道完整性技术体系,研制了海底管道高通过性可变径中心线测绘、泄漏、悬空等内检测技术,有效解决了管道悬空、漂移等重大检测问题。在人工智能、智慧管网领域,开发了国际领先的管道射线底片、PAUT智能化识别技术和系统,完成100余万张射线底片的AI评价,代替人工评价。在新能源发展领域,牵头建设北京市科协“氢能产业与安全”智库基地,建立了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综合试验场,为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管网北京管道、北京燃气、河北天然气、新奥燃气等企业开展高水平研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氢能产业发展。他也因突出贡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现出版学术著作25部,取得授权专利47件。 自2005年以来,连续召开15届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国际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直为大国重器、国之大者而努力,未来技术、未来能源的任务更为繁重,祝愿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文/李杰)

    图片 3.jpg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