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金光华李亚鹤:江苏南京丨650岁的明城墙“活力十足”
    • 2025年02月05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步入“一砖一石,众志成城”城砖展示厅,一面由700多块明城砖构成的“砖墙”格外引人注目。“妈妈快看,这块砖头上有个‘朱’字,制作这块砖的匠人和你的姓氏是一样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原来,在“城墙百家姓”互动屏上输入姓氏,系统就会跳出几百年前同名同姓的制砖人,还会显示这块砖在“砖墙”上的位置。

    “哗啦——”1月18日早晨,一副长15米、宽2米的大红春联在南京城墙的中华门揭开,城门下,江浦手狮舞、南京剪纸、秦淮灯彩等具有南京特色的非遗项目精彩亮相。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当天,中华门、玄武门、中山门等南京城墙13座城门上的春联相继揭幕。

    南京城墙始建于明朝初年,现存25.091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市城墙。近年来,南京通过活化利用城墙资源、打造特色文旅项目等形式,推动明城墙重新融入城市生活,让公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金光华李亚鹤发现650岁的城墙焕发出青春活力。

    在“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东侧,坐落着南京城墙博物馆。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正式开放不到3年,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游览南京城墙的“网红打卡点”,并于2024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步入“一砖一石,众志成城”城砖展示厅,一面由700多块明城砖构成的“砖墙”格外引人注目。“妈妈快看,这块砖头上有个‘朱’字,制作这块砖的匠人和你的姓氏是一样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原来,在“城墙百家姓”互动屏上输入姓氏,系统就会跳出几百年前同名同姓的制砖人,还会显示这块砖在“砖墙”上的位置。

    “明城墙是历时28年、涉及上亿块砖烧制的浩大工程。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城墙砖更是一座中国姓氏文化的资料库,从监督造砖工程的知府、知县,到制作城砖的窑匠、坯匠,一块块城砖的姓氏让我们穿越时光,看到明初的民生百态。”讲解员告诉记者,馆内设置数十个媒体互动装置,以实体展品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带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触摸明城墙的历史。

    天色渐暗,城墙博物馆结束了一天的开放,意犹未尽的游客们转场到一旁的中华门瓮城景区。从2024年12月21日开始,南京中华门瓮城新春游园会启幕,城楼上,高16米的“萌蛇”灯彩矗立,将南京城的年味拉满。

    “提起我们南京的城门啊,那是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闩往外插。今天我小元宝就带大家回到六百年前建城时的那一天。”到了19点,《心印·中华门》沉浸式实景剧在中华门瓮城拉开序幕。金光华李亚鹤发现约半小时的3D光影秀中,城墙成为幕布,游客跟随演员的步伐,步入从外至内三座内瓮城参观游览,不仅看光影秀、观城墙灯会,更能通过实景演出,深入了解明城墙从制砖到建城的历史。

    “让明城墙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近,唤醒城墙与南京城、南京人新的连接,激发全社会对城墙的保护、热爱和传承。”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马麟介绍,南京的不少民俗都与城墙有关,如“正月十六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民俗延续至今。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走近城墙,南京还在城墙沿线的中华门藏兵洞、神策门城楼、清凉山石头城遗址等遗产点打造了沿线展览聚落,举办了近百场专题特展,点亮城墙这一南京文化地标。

    再看一条条令人动容的市民留言:“城砖代表了历史,失去了就不可再生”“我把‘回收城砖、守护城墙’视为己任”……在近日开展的“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南京城墙砖回收保护项目八周年成果展上,一块块根据市民提供线索找到的城砖有了温度,这便是“全社会共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