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博众:2025年金属与化工涨价潮深度解析
- 2025年03月28日来源:中华网
提要:此次涨价潮揭示了在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及其连锁反应,将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挑战。3月下旬-4月,随财报密集披露,市场风格从交易“预期”逐渐回归交易“现实”,景气分支业绩能见度高,建议关注“涨价”分支,以及供需紧平衡之下有望价增的方向。
今年初以来,全球金属市场和化工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的涨价潮。据最新分析显示,铜价、锑、钴、镍等小金属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铝与黄金亦表现强劲。与此同时,化工市场上双季戊四醇、制冷剂、溴素等产品价格同样飙升。广东博众分析指出,这一系列变动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供需失配以及政策博弈。
金属市场:铜价领涨,小金属狂飙,铝与黄金蓄势待发
铜价“剧本”突变,关税成核心推手。截至3月26日,纽约铜主力合约年内涨幅超31%,创历史新高5.374美元/磅;国内沪铜主力合约较年初上涨13%,突破8.3万元/吨。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将对铜加征25%关税,导致贸易商提前囤货,纽约铜库存短期内或增加10万-15万吨,加剧海外供应紧张。同时,铜作为电气化、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材料,需求持续增长。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指出,铜与新能源的关联性使其长期价值凸显。
小金属“三剑客”锑、钴、镍受供需影响,价格迎来爆发。锑价创历史新高,年内累计上涨90%,中国出口管制叠加全球锑矿产量下降(俄罗斯极地黄金2025年产量预计降53%),而光伏玻璃、阻燃剂需求激增,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因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暂停出口四个月,预计全球供应减少25%,叠加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稳定,厂商囤货意愿强烈,钴价上涨60%。镍价受新能源电池需求支撑跟涨,铋价则因光伏玻璃扩产上涨超80%。
对于铝和黄金而言,高盈利性和避险属性成为其价格上涨的关键支持。铝价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电解铝吨盈利维持在4000元,消费端需求强劲。铝价为2.05-2.1万元/吨,未压制采购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供给短缺将推升价格中枢。美国经济滞胀信号(一季度GDP预测-2.8%),贸易摩擦加剧,推动央行购金与金价攀升,国际金价或再创新高。
化工市场:双季戊四醇领涨,制冷剂、溴素掀起涨价潮
双季戊四醇价格翻倍,从2024年10月的2.5万元/吨飙升至2025年3月的6.3万元/吨,高端型号突破7万元/吨,年内涨幅超30%。其作为高端涂料、PCB光固化油墨的关键中间体,产能释放受限导致现货紧缺,中毅达等概念股12天暴涨139%。
制冷剂、溴素、磷铵的涨价潮扩散至细分领域。因季节性需求增加,制冷剂R32、R125等品种3月内多次调价,广东乳源东阳光部分型号单日涨幅达1500-2000元/吨,氟化工龙头巨化股份市值突破600亿元。溴素3月25日国内均价达2.8万元/吨,单日飙涨12%,月内涨幅超27%。工业级磷酸一铵四川报价从3600元/吨升至4200元/吨。
攀枝花钛海科技1月将钛白粉价格上调500元/吨,惠云钛业、安纳达等企业股价跟涨。钛白粉在年内已经三次提价。壳牌或关闭欧洲工厂,可能导致环氧丙烷等产品供应收缩,进一步推升化工品价格。
涨价背后的核心逻辑:供需错配与政策博弈
石油焦、硫磺等基础原料价格涨幅超40%,传导至下游化工品。需求端,新能源车、光伏、AI算力对金属(铜、钴、锑)及化工品(电解液、氟材料)的需求激增,但矿山开采周期长、环保限产、地缘冲突(如刚果钴出口暂停)导致供给端难以快速响应。再加上美国对铜、铝等加征关税的预期引发囤货潮,纽约与伦敦铜价差拉大至17.5%,套利交易活跃。
广东博众分析总结:
此次涨价潮揭示了在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及其连锁反应,将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挑战。3月下旬-4月,随财报密集披露,市场风格从交易“预期”逐渐回归交易“现实”,景气分支业绩能见度高,建议关注“涨价”分支,以及供需紧平衡之下有望价增的方向。
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容伟彪(执业编号:A0600621050004)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广东博众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客户热线:95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