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深度阅读>正文内容
    •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 2020年11月16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会继续保持吗?对此,王立萍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向少数品牌倾斜,强者将越强,弱者将越弱。

    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SA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三星电子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33.7%,环比增长逾6个百分点,赶超苹果夺回冠军。这也是三星电子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

    SA数据还显示,第三季度三星电子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以21.9%的份额位居第一,华为、小米、苹果分别以14.1%、12.7%和11.9%的市场份额分列其后。

    “总体来看,四大头部厂商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约60.6%。三星超过华为,再次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首次超过苹果,位居第三名,是前四名中唯一逆势大涨的手机厂商。”众诚智库高级咨询师王立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三星手机为何能重登榜首?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在今年10月份以后才推出iPhone 12,对其市场份额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美国对华为芯片禁令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三星手机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机型,是iPhone 12推迟发布和华为出货量放缓的最大受益者。”王立萍说。

    小米又是靠什么重返全球前三?众所周知,小米一直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消费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是小米手机的重要立足点。小米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23∶59期间,小米中国区新零售全渠道总销售额突破143亿元,小米手机包揽了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安卓手机累计销量第一名。

    “海外市场是小米重返全球销量前三名不可忽略的支撑。小米几乎在所有重要海外市场都实现了销量明显增长。其中,小米在欧洲市场实现同比增长65%,在西欧细分市场的增速甚至突破了116%。”王立萍说。

    业内专家认为,在中低端市场,华为放缓了手机供应,特别是占据线上手机市场优势的荣耀品牌今年攻势减弱,也为小米提供了机会。

    苹果手机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则是iPhone 12系列推迟发布,导致其出货量未能达到去年水平。此外,其他智能手机品牌快速崛起也对苹果造成了不小冲击。

    令人欣喜的是,从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看,全球排名前四位的企业有一半来自中国,可见国产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增长势头仍然迅猛。

    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会继续保持吗?对此,王立萍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向少数品牌倾斜,强者将越强,弱者将越弱。

    对比几家头部企业,王立萍说,三星拥有完整产业链,从屏幕到手机硬件,横跨电子产品部件各个领域。不过,与国产手机相比,三星手机价格偏高,因而在中国市场销售低迷。

    小米手机在低端机市场具有性价比优势,尤其是红米系列。同时,小米是第一批在网上销售手机的厂商,是非常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凭借丰富的在线业务经验,小米迅速适应了印度互联网市场。小米在开发印度市场的同时,也吸取了国内市场的经验教训,很早就开始布局线下市场,这也让小米在印度有了稳定的线下渠道,提高了手机销售的抗冲击能力。

    至于苹果手机,其工业设计、操作系统、芯片等软硬件多年来都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体验。与安卓旗舰手机相比,苹果手机品牌溢价较为明显。然而,在经历过去快速且频繁的技术迭代后,苹果产品硬件创新性不足。在5G领域,国产手机更是领先苹果一大截。

    “不过,当前5G网络正在快速覆盖各个区域,随着5G日渐普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迎来新一波换机潮,新竞争将更加残酷。”王立萍说,全球手机市场还会重新洗牌。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雨燕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