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新视角>正文内容
    • 纾解压力唤财政新招 专家建言增发特别国债
    • 2022年05月10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赵白执南

    提要:专家认为,在落实新一轮税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动用储备政策工具,比如,近期被讨论较多的特别国债,其可用于全面加强基建、抗击疫情、助企纾困、保障民生、恢复消费等方面。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适时研究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成为各方共识。专家认为,在落实新一轮税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动用储备政策工具,比如,近期被讨论较多的特别国债,其可用于全面加强基建、抗击疫情、助企纾困、保障民生、恢复消费等方面。

    财政政策加码有必要

    当前,稳的要求更显迫切。在专家看来,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加力加速,但仍有进一步加码的必要性。而考虑到财政减收与增支并行,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可能需动用增量工具加以平衡。

    “一方面,3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加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财政收入增长料进一步放缓,同时土地市场继续调整,地方政府实际可支配财力受限。另一方面,抗疫和纾困支出规模上升,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认为,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下半年的“担子”会更重,需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强度。由于今年财政发力节奏前置,同时受土地市场调整、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需要有效手段补充地方财力,保证支出强度。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842亿元,同比下降25.6%,与预算报告设定的全年增长0.6%的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季度,虽然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了8.6%的增长,但从3月开始出现增速下滑势头。

    专家热议增发特别国债

    在财政面临减收增支的情况下,专家认为,除上缴国企结存利润、调入结转结余资金外,可考虑通过增发特别国债、调增预算赤字等方式扩大财力空间。

    “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满足特定目的发行过三类特别类型债券,起到积极作用。相比直接提高预算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更加灵活,且在2020年已有先例,在当前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操作性可能更强。”周岳说。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今年有约95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加上常态化防疫支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下降,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的必要性上升,在操作上完全可行。

    “如果增发特别国债,预计会达到万亿元规模。”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可从保持GDP增速和预算收入两个目标推测增发特别国债规模:从对冲疫情造成的GDP损失来看,应增发特别国债不少于6000亿元,还需为应对不确定性留出一定冗余;从财力缺口来看,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能低于预算目标1万亿元以上。

    罗志恒建议,应尽快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他测算,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要达到10%,需投入增量财政资金2.4万亿元。

    可主要用于提振基建

    机构推测,今年若增发特别国债,可能主要用于提振基建投资。此外,在抗疫纾困、保障民生等领域,特别国债也大有可为。

    罗志恒认为,可考虑增发特别国债,专项用于支持基建、抗疫纾困、发放补贴三大任务,维护经济社会稳定。预计基建、抗疫、保民生三项将新增财政支出3.7万亿元。其中,抗疫、保民生支出更显刚性,涉及资金1.36万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特别国债资金可重点用于支持基建,以发挥基建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关于发行方式,明明表示,可采取定向与公开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对于今年到期的特别国债,可继续以定向发行为主,新增特别国债可考虑以公开方式或面向商业银行发行。

    在罗志恒看来,特别国债的发行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参考特别国债发行历史,除公开发行方式外,可考虑向国有商业银行分期定向发行,央行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给予配合,商业银行可通过抵押特别国债向央行再贷款。”他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