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观点评论>正文内容
    • 对待119万份简历不妨多一份共情
    • 2025年04月08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近日,中核集团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因发布“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的数据引发争议。表面上,数据体现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却被网友质疑带有炫耀的意味,只顾夸耀招聘业绩,忽视了求职者的感受。

    近日,中核集团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因发布“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的数据引发争议。

    表面上,数据体现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却被网友质疑带有炫耀的意味,只顾夸耀招聘业绩,忽视了求职者的感受。

    中核集团能收到如此多的简历并不意外。一方面,国企由于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越来越受到毕业生青睐有目共睹。公务员招考与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竞争激烈也是客观事实。

    另一方面,中核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提供1730类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学历范围放得宽,专业面向的范围广,适合众多求职者,收到大量简历也很正常。

    之所以一份数据能够引发舆论的风暴,要置于更大更复杂的就业背景去考虑。站在企业的角度,理性看待数据本身,也要读懂数据之外。

    从宏观上看,大学生就业总量与结构性挑战持续,优质岗位竞争激烈,其中就包括国家机关、大型国企、事业单位。

    在整个就业市场,就业难与招人难几乎共存。求职者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对企业发布的信息格外上心,也更敏感。

    在技术、产业、经济多个因素影响之下,青年就业也正在逐步走入新轨道。需求侧,风口在变,岗位在变,不同岗位冷热不同,吸纳就业能力也各有差异。

    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招聘策略方向都有调整,更加注重人才的性价比,筛选工作要求更多标准更高,难免给求职者带来更多的压力。

    供给侧,更多人期待一份心目中的好工作可能胜过眼下“有工作”,宁可千军万马竞争一个岗位不时出现,也体现了对于就业质量的重视。

    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数据代表了大型国企的吸引力,求职者对符合自身期望的岗位孜孜以求。反过来,千里挑一万里选一,代表了岗位竞争之激烈、大浪淘沙之残酷。

    如此便是数据背后的“一体两面”。面对质疑,“中核招聘”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舆论关切,“感谢每一份信任,谨记每一份责任”。文章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以期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特长、意向的精准匹配。

    越是大企业,越要俯下身,多一些共情。理解求职者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份简历并对此负责,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找到与岗位匹配的人,让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热度之下,还有温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