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健康>正文内容
    • 国内首个《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发布 填补患者全病程管理空白
    • 2022年10月17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顾恒教授表示,我国特应性皮炎疾病管理尚未全面开展,亟需行之有效的疾病管理指南。《共识》的发布将填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空白、促进特应性皮炎的规范诊疗及临床管理水平的进步、推动患者长期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记者 杜丁)今日,国内首个《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正式发布(“《共识》”)。

    该《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牵头,国内20多位特应性皮炎领域专家共同携手完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顾恒教授表示,我国特应性皮炎疾病管理尚未全面开展,亟需行之有效的疾病管理指南。《共识》的发布将填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空白、促进特应性皮炎的规范诊疗及临床管理水平的进步、推动患者长期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共识》探索特应性皮炎“诊前-诊中-诊后”全病程管理

    资料显示,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系统性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患者7年复发率高达75.9%,是非致命性疾病中疾病负担第一的皮肤病。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过敏与风湿免疫科主任姚煦教授介绍,在临床上不难发现一些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度及重视度不足,不及时就医或仅凭自身经验用药;且疾病认知不到位,盲目追求根治疾病,缺乏长期管理疾病的意识;同时,由于各地区诊疗水平不一,部分医生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和管理方法、疾病相关评估工具的使用也较为局限;且由于患者本身知识储备、教育程度不一,医生在进行患者教育时也面临如何使患者更好配合医生管理疾病的问题。

    为帮助提高医生临床管理水平,助力医患增强全病程管理的科学认知,改善治疗现状以降低疾病负担,《共识》应运而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巍教授表示,《共识》可以帮助提高更多一线医生长期管理的意识,为医生提供标准化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同时,《共识》强调“诊前-诊中-诊后”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性,即诊疗前强调患者教育,帮助患者建立主动寻诊、早期诊断的观念;诊疗中强调医患沟通,基于顺畅沟通与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医生科学制定治疗方案;诊疗后强调患者自我管理,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更好配合医生治疗。

    《共识》聚焦长期治疗目标,呼吁医患同心、共同管理疾病

    据李巍教授介绍,很多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来医院就诊时皮损状况已经非常严重,全身抓挠得体无完肤、夜不能寐,加上身体有其他基础疾病,常处于崩溃的边缘;以及一些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控制不住地抓挠,生长发育、睡眠、学习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社交也存在阻碍,心理上容易自卑、抑郁。因此,特应性皮炎患者更应该重视自我管理皮肤状况、配合医生高效管理疾病。在医患共同管理疾病中,医生要合理使用管理工具进行主动随访管理、依据治疗路径和阶梯治疗方案对复诊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接受全面的患者教育、合理使用管理工具来管理自身病情、可采用拍照或生活日记等方式记录皮疹、定期复诊等。

    姚煦教授称,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长期维持期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医患高效管理疾病,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复发、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最终达到长期控制疾病、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短期治疗可以使症状快速缓解,但特应性皮炎易复发,唯有坚持治疗才能使皮肤状况、正常生活得到长期改善。“医患选择治疗方案时往往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安全性及经济负担等因素,现在很多创新治疗方案不断涌现,其中,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精准靶向2型炎症的关键致病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为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且生物制剂已被纳入医保,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实现长期疾病管理。”姚煦教授表示。

    附:部分《共识》编委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姚煦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顾恒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宋志强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梁云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罗晓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郭一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珊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