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汽车|房产|家居|家电|服装|时尚|健康|医药|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工业

    食品|科技|通信|手机|电子|金融|证券|电商|商超|物流|软件|安防|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医药>正文内容
    • “医药共管”提供疾病个体化管理方案 238家医院开设了咳喘相关药学门诊
    • 2024年04月19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经过几年的探索,“医药共管”模式对各方的获益逐渐凸显:“在药师开展患者管理后,我们看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了,疾病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了,因此入院的次数也减少了,医生工作负担减轻,医药费用也相应地降低许多。这不仅让患者的疾病负担降低,也让我们的医疗资源利用得更加合理。”

    近年来,我国各级医院深入开展药学服务,通过建立药学门诊,逐步探索药师在临床中的协作方式和价值,与医生共同承担患者管理角色。

    通过打造“医药共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领域,“医药共管”模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魏理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药学门诊是一支专业药师组成的团队,可以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用药咨询和指导,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学门诊除了解答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比较基础的问题外,对于多病共存所导致的重复用药患者,药师还可以根据其情况进行药物重整,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38家医院开设了咳喘相关药学门诊

    目前在我国,呼吸咳喘相关药学门诊成为了除心血管疾病外设立最多的药学门诊。截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共计有238家医院开设了咳喘相关药学门诊,其中多数由医学和药学部门联合建设,极大提高了呼吸慢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么多种类的药物,该怎么吃?”“最佳的服药时间是什么时候?”“哪些药物不能与食物一同服用?”许多患者在药房取得药物后,常常有以上的困惑。针对这类用药疑问,魏理教授表示,只要是有用药的问题,都可以来药学门诊看诊。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或者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减药、停药的情况。”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所长表示,这类患者很容易出现疾病控制不佳、反复发作,甚至病情加重的现象。药师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药学专业知识与医生密切合作,医生负责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而药师则负责监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提供药物相关教育和咨询,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时进行药物调整和随访。“这种‘医药共管’模式能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感受到便捷,从而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以慢阻肺为试点病种铺开“医药共管”模式

    近年来,医学界针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模式,其中就包括开设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医药共管“模式。

    魏理教授指出,“医药共管”模式的建立可以为患者进行长期处方审核、药物监测、不良反应评估以及后续随访等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增强长期自我管理的意识,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发作频率。

    魏理教授表示,经过几年的探索,“医药共管”模式对各方的获益逐渐凸显:“在药师开展患者管理后,我们看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了,疾病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了,因此入院的次数也减少了,医生工作负担减轻,医药费用也相应地降低许多。这不仅让患者的疾病负担降低,也让我们的医疗资源利用得更加合理。”

    据介绍,广东地区已经在药学门诊的建立中率先迈出了一步,为本地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长期疾病管理服务。魏理教授介绍,目前在广东,已有超过30家医院设立了药学门诊,遍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以及惠州等13个城市。此外,为了更好的总结前期经验,提升对患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药学部牵头与全国30多家高水平医院共同编写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药共管专家共识》,以慢阻肺为试点病种,铺开慢阻肺医药共管模式。

    目前,药学门诊仍然面临公众认知度低、药学人才短缺以及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挑战。魏理教授呼吁,“医药共管”模式的未来发展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的支持,希望通过医药共管模式,明确药师的职能定位,进一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社会获益,让更多人看到药师的价值。

    陈荣昌所长同时呼吁:“在呼吸慢病管理中,医生和药师的合作至关重要。未来,我们急需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药共管模式,共同制定诊疗方案、管理药物应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个体化和全程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张苏婧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