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 2023年01月30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等,增加制度供给,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市场估值体系,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要深化双向开放,完善和拓展互联互通机制,在开放条件下提升上市公司、专业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综合竞争力。
今天是中国股市进入农历兔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人们满怀希冀开启新的征程。大家期盼经济加快恢复,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也期望股市稳健运行,形成更多投资机会。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消费明显回暖:国内旅游出游约3.08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新片总票房突破67亿元,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的78.22亿元;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192.9%。据美团统计,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比2019年春节增长66%。这些向好态势需要倍加呵护,进一步巩固。
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其中强调,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财政、金融工具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笔者认为,这些针对性部署充分体现了统筹内外、远近、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思维,发出了加快发展经济的动员令。我们要把政策推动力、市场调节力、科技驱动力都努力发挥出来,恢复、释放和创造需求,让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形成经济、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成为优质优势市场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世界经济定海神针。
越是在全球经济走弱、国际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我们越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立足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大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系统化、整体化、战略性部署。当前需求不足的矛盾是全球性的,破解这个难题必须遵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思路,统筹内外两个因素。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能,深化制度型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国内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进一步鼓励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促进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共进。支持中国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开拓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要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合理扩大进口。要推动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快落地,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港)的作用,落实便利人员跨境往来措施,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加快落地。
恢复接触型消费市场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受疫情冲击,旅游、餐饮、线下文化娱乐活动大幅减少,其对全产业链的负反馈作用不可低估。要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的条件下加快恢复线下消费市场,带动相关生产、流通领域恢复增长。基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要采取更加开放的举措,将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统一起来考虑,扩大国内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供给规模,拉紧国内优势产业和全球产业的联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等,增加制度供给,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市场估值体系,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尽快形成市场规模。要深化双向开放,完善和拓展互联互通机制,在开放条件下提升上市公司、专业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综合竞争力。
动如脱兔,是人们对兔年经济生活的美好期许。我们希望兔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结构更加优化,股市运行稳健、释放更大价值。如果可以用兔子的敏捷反应和快速奔跑来比喻市场运行效率,那么,我们希望股市的融资效率、定价效率、发行上市效率、并购重组效率、退市效率进一步提升,更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的功能。同时,我们希望行情走势保持总体稳健,避免快速大幅涨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