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基市场投资再添新品种 10家公募抢滩“播种”中证A50指数产品
- 2024年01月04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北京地区某公募基金高管对记者表示,2024年公募基金将持续以投资者需求为出发点,对主流宽基、行业主题展开全覆盖“补位”,填补细分指数基金产品分类的空白,完善宽基指数及行业主题指数序列。
202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显示,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大成基金、华宝基金、平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富国基金、摩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银华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均上报了中证A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证A50ETF”)。
这意味着宽基ETF市场将迎来一批兼具潜力和活力的新产品。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宽基ETF策略容量大,是囊括了更多行业龙头的ETF品种,从2023年市场情况来看,规模增长前十的股票ETF中,有7只是宽基ETF。而中证A50聚焦50家来自多行业的龙头公司,合计流通市值超过12万亿元。
指数兼具三大特点
随着中证A50指数的发布,叠加以外资重仓为主题的MSCIA50,以及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富时A50,市面A50指数正式扩容至三类指数序列。
据悉,中证A50指数选取的50只证券样本,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资本市场新经济行业数量及权重显著提升的现实情况,纳入一批优质大市值新经济龙头上市公司,以较新视角刻画A股市场各行业代表性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披露,中证A50指数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美的集团、长江电力、紫金矿业、恒瑞医药、中信证券、比亚迪,权重比例分别为9.88%、6.62%、6.57%、5.25%、4.10%、3.49%、3.13%、3.08%、3.03%、2.74%。
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占比最高,为19.35%;随后是金融和主要消费,占比分别为14.89%和14.56%,三大行业共计占比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中证A50指数在编制方法上充分考虑到行业均衡、龙头效应以及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三大特点。
行业均衡配置方面,编制规则要求各中证二级行业入选数量不少于1只,覆盖30个中证二级行业。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李茜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这种聚焦行业中性的权重配置思路和创新编制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部分板块超配,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数编制规范,力争行业配置更加均衡,或将成为境内外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新方式。”
其次,中证A50指数在编制方法上突出龙头效应,待选证券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排名第一;样本空间内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证券范围。
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则是另一大亮点。大成基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证A50指数剔除了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具备中国特色的ESG可持续投资要求,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
“指数编制考虑ESG因素,也顺应了‘碳中和’进程和社会责任担当趋势。”摩根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基金公司“扎堆”申报
据了解,上述10家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华泰柏瑞、嘉实、工银瑞信、摩根等5家基金旗下的A50ETF将在上交所上市;富国、华宝、平安、大成、银华等5家基金旗下的A50ETF将在深交所上市。
多位受访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中证A50ETF有望成为最能代表中国股票市场的“漂亮50指数”,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均值得期待。
“中证A50指数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从行业均衡的新视角进行编制,有望成为A股宽基指数的新代表。”上述摩根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中证A50指数将有助于投资者挖掘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境内外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又一重要标的。
“在经济转型升级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中证A50指数凭借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数编制规则,加之较可观的中长期表现,或将成为境内外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新方式。”李茜表示。
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征程中,加快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而指数作为资金流动的“指挥棒”和市场“稳定器”,引导增量资金通过公募基金指数产品持续流入市场,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北京地区某公募基金高管对记者表示,2024年公募基金将持续以投资者需求为出发点,对主流宽基、行业主题展开全覆盖“补位”,填补细分指数基金产品分类的空白,完善宽基指数及行业主题指数序列。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