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向“新”聚集 服务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
- 2024年04月10日来源:中国证券报
提要:具体到投资决策,投资者仍应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做出审慎判断。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说,从二级市场投资角度看,应结合行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今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节奏放缓,但服务科技创新的特征更加显著,募集资金多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产业正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领域。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在提升IPO制度设计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包容度,提升创投资本、股权资本服务质效等制度预期之下,资本市场将持续优化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资本“活水”支持科技创新的质效将进一步提升。
资源倾斜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IPO、再融资等服务科技创新力度的相对提升,成为资本加快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的重要体现。
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据统计,截至4月9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募资额253.35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IPO募资额分别为57.04亿元、56.99亿元和18.87亿元,合计占募资总规模的比例为52.46%。
专业LED显示解决方案服务商诺瓦星云2月8日登陆创业板。公司副总经理翁京表示:“公司将在LED显示控制领域不断精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企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培育新动能、新优势贡献力量。”
分行业板块看,截至4月9日,在今年以来的A股IPO企业中,电子、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的企业募资额最多,分别达90.95亿元、45.29亿元和43.32亿元。
资深投行人士侯旭东等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显著提升。IPO政策将继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倾斜,行业集聚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再看再融资市场,今年以来,中孚信息、科信技术等多家前沿技术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了关键性的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已成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安永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创新资本加速汇聚,为相关企业注入长期资金,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一二级市场逐步形成共识
在一级市场“活水”向“新”聚集的同时,二级市场上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板块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指数(8841755.WI)累计上涨17.31%,显著跑赢大盘。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受到高度重视,将是今年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且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形成共振。
从基本面来看,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杨超分析,新质生产力指数包含50只成份股,涉及11个一级行业,按权重依次是电子、通信、机械设备、汽车、计算机、传媒、电力设备、家用电器、环保、公用事业、国防军工行业,多数行业经营表现良好,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具有较高投资价值。新质生产力指数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政策支持下,未来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在支持形成新质生产力问题上,一二级市场正逐步形成共识。业内人士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大任务,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但市场炒作与资本支持仍存在显著区别。
具体到投资决策,投资者仍应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做出审慎判断。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说,从二级市场投资角度看,应结合行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多举措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催化剂”,资本市场将从提升IPO包容度、创新债券融资工具、提升创投资本股权资本服务质效等方面出发,持续提高服务能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发行标准和审核程序的衔接,加大对一级市场募投项目资金做好短中长期规划要求,健全资本对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通道。健全上市前审核程序,识别未盈利企业的科技成色,真正发现具备长期发展价值的优质企业。
同时,用好债券市场,多渠道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湘财证券认为,应鼓励具备科创属性的上市公司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带头发行科创类债券,在审批通道、审批时效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也应鼓励地方政府对中小型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给予支持。
此外,持续提升私募股权、创投资本服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质效。田轩建议,对创投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创业投资力量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转化等创新活动的支持;畅通科技型私募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激发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信心和活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