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政策护航创新药发展:“出海”破浪 并购潮涌
    • 2024年12月20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开始走出国门,日趋多样化的“出海”模式,给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更多路径。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方面,创新药企也在积极寻求机会,并购整合,踏浪前行。

    近年来,我国持续鼓励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医药工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报告,“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量”“质”齐升,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

    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开始走出国门,日趋多样化的“出海”模式,给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更多路径。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方面,创新药企也在积极寻求机会,并购整合,踏浪前行。

    政策密集落地

    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支持创新药发展势在必行。今年以来政策持续落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为行业发展护航。

    从顶层设计来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指出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等表述为行业发展注入信心。

    从审评环节来看,7月份,国家药监局制定并对外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提出,探索建立全面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和效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实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

    从支付环节来看,创新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新增91种药品,其中90种是5年内新上市药品,38种是“全球新”创新药。整体来看,已累计有149种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

    从资金环节来看,北京、广州等地出台政策,旨在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药发展。例如,2024年,规模为200亿元的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旨在为生命科学创新提供金融活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提出,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战略科学家领衔的具备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前景明确广阔的若干生物医药顶尖项目,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

    对于如何更好地支持创新药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构建一个健全且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未来,促进创新药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兼顾市场需求与产业经济双重考量。

    詹启敏认为,要持续探索前沿科技,科研人员需聚焦原研创新,深入探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新型疗法的根本作用机理,为药物研发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应用。此外,应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药的研发过程,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社会资本在推动创新药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出海”势头强劲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本土创新药不断涌现,国际市场成为了众多创新药企的“星辰大海”。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海外总收入占比已超60%。”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起创新的全球运营模式,包括差异化科研能力、临床开发布局、自主生产能力等。”

    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重视国际化布局,依托多年在创新药领域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储备,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持续强化“自主化+社会化+国际化”三位一体的研发模式。

    创新药“出海”热度不减,“出海”形式也更加多元,除了产品直接“出海”、License-out(对外授权)模式,NewCo(New Company)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医药企业追捧。其中,NewCo模式是将药企的某些管线剥离出来成立新的独立公司,以实现产品国际化。这种模式的兴起反映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国创新药研发水平的认可。

    今年以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等利用NewCo实现了产品“出海”。以恒瑞医药为例,公司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许可给美国Kailera公司,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恒瑞医药获得美国Kailera公司19.9%的股权,并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最高累计可达60亿美元。

    “这种模式不仅为国内药企提供了资金和风险分散的机会,也有助于促进创新药‘出海’国际化团队搭建,同时也为海外基金的市场退出提供了新途径。”头豹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分析师吕佳睿对记者说。不过,NewCo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其成功取决于项目质量、团队能力、市场洞察力以及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在创新药“出海”火热的情况下,企业更需要多一份冷静,对相关挑战做好充分认知。“比如法规差异化、临床试验规范化、品质控制等。”吕佳睿提示说。

    并购持续升温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需要大体量的资金支撑。融资低谷、企业估值大幅缩水,加速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并购步伐。

    北京康蒂尼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岭向记者表示,融资能力直接影响到创新药企的研发进展。随着融资形势的变化,一些创新药企的研发团队仍然具有优势,研发管线依然存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被收购等方式寻求融资。

    今年以来,跨国药企对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收购持续升温,且出价不菲。例如,11月份,跨国药企BioNTech宣布拟以58亿元收购国内专注抗体新药研发的普米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4月份,中国抗体偶联药物(ADC)公司普方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将被丹麦生物技术公司健玛保(Genmab)收购,收购价格为18亿美元(约合130亿元)。

    “跨国企业在收购时,是站在全球视角考虑,其本身也具备全球整合市场的能力。”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为鼓励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政府层面出台了诸多政策。今年以来,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纷纷出台,为创新药的并购打开了政策空间。

    此外,深圳、上海多地还发布了专门针对生物医药并购的利好政策。11月27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鼓励聚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新赛道和未来产业领域,通过并购重组持续做大做强。12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国内创新药并购仍在蓄力,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将有更多的创新药并购案例出现。

    在外延并购时,医药企业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工作。“随着多年发展,医药领域存在多种多样的产品类别和经营模式,企业需要谨慎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充分识别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上海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梁铭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还需要提前做好并购标的控制权、经营权转换和整合的工作安排。”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