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新阶段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几何?
- 2025年02月15日来源:人民网
提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固定电价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意义凸显。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促进新能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改革强调市场化,意味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将由市场供需决定,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火电企业将被置于同一平台。”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有利于推动新能源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电网调度方式持续优化,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为何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渤海之滨,风电机拔地而起、如林舞动;贡嘎雪山下,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黄河几字弯怀抱内,“风、光、氢、储、车”产业“携手并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固定电价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意义凸显。
“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在反映市场供求方面欠缺灵敏性,不利于电力系统高效调节。”林伯强认为,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一方面,新能源的开发建设成本大幅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原本依赖固定电价和政府补贴的模式不再必要。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的比例不断增加,其不稳定性特点使得传统电网需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市场化改革更加迫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政策正从“保量保价”向“市场化”过渡。初期阶段,相关部门采取较高上网电价和全额收购的扶持政策,目前,新能源发电收购价格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但仍保留一定程度政策支持,以保障新能源的稳定发展和消纳。
“而本次改革所强调的市场化,意味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将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以往价格扶持和全额收购的支持政策基本结束。”林伯强表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促进新能源上网可持续发展?
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协同并进,才能促进新能源上网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会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成本压力,造成其缺乏资金竞争力。”在林伯强看来,尽管新能源的开发成本较低,但其发电稳定性成本高,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对其预期打折扣。
为应对上述问题,《通知》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通过“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让企业有合理稳定的预期。
从技术层面来看,解决新能源波动性问题,发展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关键。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山西省运城市,百兆瓦级混合储能调频项目此前正式并网,园区内40座一人多高、蓝白相间的厢式储能单元“活动房”整齐排列。
“这些类似‘活动房’的装置就是储能集装箱,他们‘肚子’里的东西称得上是真金白银。有25座飞轮储能单元里头装的是国内先进的小飞轮,15个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采用纯网端发电的电化学储能方式。”园区内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飞轮储能手段完成电力系统调频服务,总容量100兆瓦,外送线路绵延18.47公里。
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景区,一座智能电网建设基地拔地而起,在复杂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下为景区电力供应提供保障。
“我们的‘水光柴储’一体化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协调接入1367千瓦水电、10千瓦光伏、1台1000千瓦柴油发电机,2台100千瓦/215千瓦时储能设备,构建水-光-柴-储一体化控制架构。”该项目管理人员介绍,团队依托微电网自动控制系统,有效解决景区供电距离长、主网网架薄弱等问题。
“未来,为促进新能源上网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借助绿电、绿证、碳交易等机制为新能源提供额外的财务支持,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财务竞争力,从而推动新能源更好地融入电力市场。”林伯强建议。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几何?
寒风中,巡检人员顶风冒雪,确保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电力工人坚守岗位,保障千家万户灯火不灭……用电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新能源电价要改革,也要保民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短期内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对于工商业用户,据静态估算,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全国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电力供需宽松、新能源市场价格较低的地区可能略有下降。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及减碳支出将导致电力系统需付出更多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将由终端用户承担,整体电力价格可能会上涨,其中高耗能产业受影响较大,也可进一步促进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正向循环。”林伯强说。
长远看,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改革对电力行业影响深远。一是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促使各类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三是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扩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下一步,将允许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实施时间,强化政策协同,做好跟踪评估,组织实施并落实好政策要求。”上述负责人表示。(实习生田可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