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汽车>正文内容
    • 行业协会呼吁抵制车市“价格战”
    • 2025年06月04日来源:北京商报

    提要:车企间频繁的价格战,其影响也波及汽车经销商层面。“今年二季度以来,在新一轮‘价格战’等影响下,广大汽车经销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经销商商会方面表示。据统计,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去年新车销售的毛利贡献为-17.7%;84.4%的汽车经销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60.4%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达15%以上;乘用车成交均价为17.7万元,同比下降6000元。

    车市价格战再起,引发行业协会喊话叫停。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以下简称“经销商商会”)提出倡议,坚决抵制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内卷式”竞争行为。

    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

    近两年,“价格战”成为国内车市热词之一。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均价为17万元,同比下降2.1万元。下降的不仅是车价,也包括汽车行业的利润。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汽车行业利润为1326亿元,同比下降5.1%,利润率仅为4.1%。经销商商会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渗透率不断攀升,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但同时在以无序的“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影响下,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然而,车企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今年5月,比亚迪再次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达5.3万元。此前,比亚迪也多次开展限时“一口价”或者限时补贴活动,通过厂家补贴、现金补贴等方式变相降价。本次比亚迪突然打出的降价牌,随即引发各车企跟进。其中,奇瑞汽车推出“百亿厂补”活动,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开启限时优惠补贴活动,瑞虎3X卓越版补贴后售价仅为3.49万元。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称,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价格战’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中汽协方面表示。

    84.4%经销商价格倒挂

    车企间频繁的价格战,其影响也波及汽车经销商层面。“今年二季度以来,在新一轮‘价格战’等影响下,广大汽车经销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经销商商会方面表示。据统计,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去年新车销售的毛利贡献为-17.7%;84.4%的汽车经销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60.4%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达15%以上;乘用车成交均价为17.7万元,同比下降6000元。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看来,由于激烈的车市价格战,降价车型和降价力度大幅增加,致使新车销售利润承压,利润占比进一步大幅下滑。严重的价格倒挂吞噬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流动性紧张成为汽车经销商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风险。

    由于车市价格战再起,市场端的观望情绪也明显提升。据流通协会调查,对于今年6月,车市经销商持谨慎悲观态度,认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其中,有37.6%的经销商预计,6月销量基本持平,有35%的经销商判断销量将下滑,降幅在5%以内,仅27.4%的经销商持乐观态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长期的价格倒挂会产生问题,不利于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近两年来陆续有经销商门店倒闭的原因之一。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厂家,都无法承受长期价格倒挂。

    对此,除抵制“内卷式”竞争行为外,经销商商会还提出倡议,关注品牌形象,防止因频繁调整销售政策和产品销售价格,增加经销商销售难度,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坚持以销定产,合理制定企业年度生产目标和经销商销售目标,不得向经销商转嫁库存、强迫经销商进车,切实降低经销商库存水平,同时纠治进销价格倒挂问题,及时向经销商返利,缩短经销商回款周期,合理确定试驾车数量,减轻经销商流动性资金压力;合理制定经销商考核指标,慎用罚款手段,不以考核为手段胁迫经销商完成相应指标任务;不得以优化网络渠道名义胁迫经销商退网闭店,对确需退网闭店的经销商应给予相应补偿。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