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驰大面积车机故障背后:豪华品牌“系统稳定性”待考
- 2025年07月03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因车机导航失灵事件在中国市场遭遇技术与信任危机。而相较于导航功能暂时失灵这样的偶发事件,奔驰作为豪华品牌的“系统稳定性”也在经受着考验。
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因车机导航失灵事件在中国市场遭遇技术与信任危机。而相较于导航功能暂时失灵这样的偶发事件,奔驰作为豪华品牌的“系统稳定性”也在经受着考验。
6月12日,全国多地的奔驰车主遭遇大面积车机故障,导致车载导航、CarPlay等功能无法使用,部分车主反映语音控制功能也受到影响。根据奔驰给出的说法,相关功能原本预计中午恢复,然而直到当天晚间车机功能才陆续实现正常,部分车主直到第二天才得以使用车载导航。
记者进一步梳理后发现,此次车机事件后,奔驰在其官方App中低调上架了一款名为“远程控制-30天延期包”的专属福利产品。奔驰在产品详情中表示,该产品为对于受到车机系统影响车主的定向邀请产品,可0元领取额外远程控制30天。奔驰客服方面同样表示:“远程控制延期权益,是针对本次车机功能问题影响的车主专享活动。”
对于奔驰所给出的补偿,消费者态度不一。有的消费者认为,有补偿总比什么都没有好;但也有消费者认为,此次补偿不够大方,远程控制功能仅包括远程解锁、车辆定位和远程车窗,却不包含夏天较为需要的远程发动机启动和远程温控服务。
在车机事件后不久,6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连发三则公告,召回了包括奔驰进口A级、CLA级、GLA级以及国产EQC、C级和GLC SUV等车型,总量达1.61万辆。近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成立了数字化与传播部门,整合了数字化营销与平台运营、客户权益与体验以及客户运营等板块。这被认为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深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而车机事件无疑加速了这一转型的步伐。
实际上,不仅是车机事件,从今年年初开始,奔驰就状况不断。
今年1月,对于经销商批量退网的市场传闻,奔驰方面回应称经销商网络稳定,没有成规模、成建制的经销商退网。奔驰将在不影响为客户提供便捷专业服务的前提下,主动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提升经销商的盈利水平。
3月,因上海宝利德奔驰4S店与奔驰解约突然关停,上海地区超百名奔驰车主陷入保养困难的尴尬境地。消费者投入万元购买的保养套餐,最终却不得不忍受“跨城保养”带来的麻烦和不便。
曾经“何以奔驰,惟有奔驰”的金字招牌让品质与可靠成为消费者对奔驰的第一印象。在奔驰官网的客户承诺中,也表示始终秉持“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将客户置于品牌发展的核心地位,力求成为中国最令人心向往之的豪华汽车及服务品牌。多重事件叠加下,奔驰“惟有奔驰”的含金量或面临严峻考验。相较于向用户宣传品牌的深厚底蕴以及所代表的豪华格调,消费者或许更需要的是奔驰对于车机系统故障原因作出正面回应,而非仅以沉默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从奔驰今年的布局来看,其计划在销量层面打一场翻身仗,但结局如何依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去年9月,奔驰就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在华追加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长轴距GLE SUV等新车型。
其中,纯电长轴距CLA作为奔驰36款新车型的开篇之作,自发布之初就被寄予厚望。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百万级别的纯电越野车G580,定价在30万元价格区间的CLA车系,显然肩负着扩大销量与建立口碑的双重重任,也能更直观体现出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
记者查阅后发现,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第3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中,已出现纯电长轴距CLA的信息,这也意味着该款新车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不过,从现有公示信息来看,该款新车仅有峰值功率为200kW单电机版本,此前披露的四驱双电机版本并未出现。
从新一代产品矩阵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力来看,奔驰有着较为充分的准备,但现实的挑战依然严峻。2024年,奔驰全球电车销量为18.5万辆,降幅高达23%,占总销量比重不到一成。在国内市场,奔驰此前已经推出了包括EQA、EQB、EQC、EQE、EQS、EQS SUV和EQE SUV等多款电动车型,但始终难以拿出拥有足够说服力的拳头产品,以至于在终端销售环节,经销商对于奔驰电动产品的降价打折成为常态。
此外有消息指出,截至今年4月,此前上市的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仅为1450辆,在国内的销量则不足百辆。对于这种说法,以及纯电CLA车型是否能扭转目前电动化转型不利局面等问题,记者向奔驰方面核实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奔驰方面曾表示,在推进电动化进程中,不以短期销量数字作为衡量业务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从2021年雄心勃勃转向“全面电动”至今,奔驰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历时近五年,这已经并非短期销量的成败,而是在长期战略层面也值得反思的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