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证券
    • 两券商启动340亿元融资计划 国联证券启动第二次定增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券商对补充资本的需求持续旺盛。9月份以来,中金公司、国联证券两家A+H上市券商相继抛出了再融资计划,分别为不超过270亿元的AH股配股及70亿元的A股定增。

      2022-09-30T07:50:5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达6938亿元 上市券商青睐配股方式

      “展望四季度,再融资市场预计仍将以定增融资为主。”陈雳建议,进一步优化再融资制度,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着重对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行业给予再融资优待政策,助力相关企业大力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29T08:00:38+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赣锋锂业71亿元对两家子公司增资 多次增资均涉锂矿布局

      面对锂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唯有调价应对。今年8月份,特斯拉CEO马斯克发推特称,从9月5日起,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测试版在北美的价格将从1.2万美元上涨至1.5万美元,涨幅达25%。

      2022-09-28T08:05:20+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中原证券将发行40亿元次级债有助于优化财务结构

      “从上述各券商通过各种形式募集的资金性质看,次级债尤其是长期次级债发行扩容明显。”深圳方战略产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方中伟表示,相比于其他债券品种,长期次级债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券商可通过公开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进一步发展公司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有助于增强券商服务实体经济能

      2022-09-28T08:01:27+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三季度已有61家上市公司斥资超51亿元开展回购

      “回购的目的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用于股权激励,也可以注销来回报投资者等,当前最主要的目的是释放信心、维护市场稳定。”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行为与股票表现有一定关系,股价处于低位时,上市公司的回购意愿会有所提升。同时,回购一般会对公司短期股价形成

      2022-09-28T07:47:27+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通力股份IPO 李东生再拓A股资本版图

      证监会官网显示,通力股份招股书已经预披露,公司正式向主板市场发起冲击,拟首发募资10.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通力股份综合毛利率逐年走低颇为显眼,公司想要成功闯关并非易事。不过,若能成功冲击A股,李东生将手握5家A股上市公司。

      2022-09-27T08:06:26+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22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公告381次回购 涉及总额34.1亿港元

      “回购股份往往出于维护股价的考虑,逻辑就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受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生物医药行业公司当前股价未能充分体现出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良好的资产质量。”一位不愿具名的生物医药投资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一级市场对医药行业持保守态度,二

      2022-09-27T07:54:35+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北交所27家公司推出股份回购计划 集中在三大行业 多数用于股

      田利辉表示,北交所公司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在回购方面,监管可以予以引导和教育,培训其更好使用资本市场这一平台,权衡自身公司的资金实力和实际股价,考虑适时开展回购。

      2022-09-27T07:53:06+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再刷纪录!21家企业本周闯关IPO

      上周19家企业IPO上会的纪录被迅速打破。根据安排,9月26日-30日这周共计有21家企业迎来上会大考,其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分别有4家、9家、1家、7家企业上会。经梳理,在本周上会企业中,民爆光电系二度闯关,公司此前曾创业板IPO未果。此外,基康仪器、联盛科技两家公司则是二度上会,公司首

      2022-09-26T08:06:40+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注册制改革行稳致远 资本市场良性生态加速形成

      业界认为,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通过前期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2022-09-26T07:30:23+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首家创业板公司成功登陆瑞交所 “双创”板块企业或加速赴瑞

      明明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升,以及国内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选择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瑞士监管环境相对友好,我国监管机构对我国公司赴瑞士发行GDR融资的支持力度较大,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登陆瑞交所。

      2022-09-22T07:45:3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北交所市场生态日益优化 机构调研热情持续升温

      常春林表示,北交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对于投资者来讲能够通过多种工具实现市场自由进出并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对于企业来讲能够实现更好的价值发现功能和融资功能,投融资两端彼此促进、相辅相成,对于打造良好市场生态,促进北交所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2022-09-22T07:43:52+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券商多措并举助力稳就业 年内已净吸纳超1.2万名从业人员

      方正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吴珂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员工流动是证券行业的普遍现象,公司并没有出现员工密集离职的现象,主要是证券经纪人数量减少。而证券经纪人与公司是合作关系,从整个行业看证券经纪人的减少本身是一种趋势,也是方正证券基于战略的主动选择。”

      2022-09-19T07:47:41+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锐捷网络IPO观察

      锐捷网络IPO观察

      税收优惠政策对锐捷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锐捷网络在招股书中称,如果未来公司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或软件产品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使得公司无法继续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2022-09-16T09:14:28+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转战创业板 珈创生物核心技术再被追问

      中国国际科促会投资分会副会长、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表示,创业板主要服务于“三创四新”企业,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在创业板IPO审核过程中,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也是审核的标准之一。

      2022-09-16T08:30:31+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港交所拟放宽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要求 专家:将更好服务科技创

      邱亦霖表示,吸纳内地科技企业赴港上市,一方面能够有效支持科技企业获得融资,加快金融与科技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会提升港交所的竞争力与市场吸引力。随着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香港也在不断完善改革其上市制度,通过资本市场之间互联互通,共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协

      2022-09-16T07:53:40+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志高股份终止创业板IPO 保荐机构为东方投行

      2022年9月9日,志高股份向深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浙江志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向深交所提交了《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撤销保荐浙江志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2022-09-16T07:51:5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科捷智能上市首日跌3.2% 募资总额9.9亿元超募4.4亿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科捷智能,股票代码:688455)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21.88元/股,首日破发,盘中最低报20.83元。截至收盘,科捷智能报21.18元,下跌3.20%,振幅18.69%,成交额5.50亿元,换手率63.66%,总市值38.30亿元。

      2022-09-16T07:49:39+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宇顺电子六年四次重组均折戟 并购告吹重挫股价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连续亏损企业而言,公司主营业务经营乏力,重组并购也是最快扭转公司业绩颓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不排除公司未来继续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不过,并购背后风险也不容小觑,

      2022-09-15T08:43:11+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

    • 股价异常波动 安凯客车收深交所关注函

      安凯客车9月13日晚公告称,收到交易所关注函。关注函显示,公司股价2022年9月6日以来两次达到股价异常波动标准,要求公司详细说明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4.87%的具体原因,并论证相关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否具备持续性。

      2022-09-14T08:29:14+08:00 更新 标签: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