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医药
    • 多家连锁药店前三季度增收又增利

      6家头部上市连锁药店日前均已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总规模达到639.23亿元,净利润累计超50亿元,其中多家连锁药店前三季度增收又增利。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自建+并购+加盟+联盟”仍是连锁药店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2-11-03T08:19:5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第七批国家集采正式实施 药品品种增至294种

      “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将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2年11月份用上第七批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而目前多个省份推出的执行细则就是对集采结果落地工作的具体体现。”

      2022-11-02T08:06:0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发挥人才优势 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亟待补足的短板。梳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可以看出,未来国家不仅重视中医药人才规模的增长,还更加重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22-10-31T07:32:4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云南白药三季度净利回升至8亿 炒股亏损扩大至7.5亿元

      10月27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药,000538.SZ)披露2022年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88.99亿元,同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上升23.97%;归母扣非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上升0.41%。

      2022-10-28T07:14:0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三季报表现亮眼 自主创新和信息化领域被看

      中银证券认为,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德邦证券指出,随着国民健康需求的持续提升,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机构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将迎来长期扩容。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加速

      2022-10-27T08:19:2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7月份以来生物医药行业融资规模达1075亿元 医疗设备和生物制

      随着医疗新基建不断深入开展,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德邦证券分析称,2020年全球医学设备大类市场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疾病高发,医疗需求释放,设备配置先行,需求爆发叠加国产替代加速,国产医疗设备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2022-10-24T07:23:0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多家药企前三季度业绩亮眼 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6家药企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3家药企披露了业绩快报,5家药企披露了三季报。从细分产业看,医疗器械、CXO等领域药企业绩表现亮眼。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医药产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2022-10-19T07:41:26+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医药产业迎来春天 中药质量不断提升

      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等部门持续加大中药的科技投入,加强道地药材、中药炮制、质量保障、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积极配合国家药监局改革完善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进一步激发了中药科技创新的活

      2022-10-14T08:35:1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增速超全球 华熙生物等企业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胶原蛋白市场增速超全球 华熙生物等企业探索行业高质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全产业链型企业的优势还不仅于此,对华熙生物而言,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其他生物活性物的横向组合应用,及在产学研共创、终端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成熟路径及经验,也是其在胶原蛋白领域不可忽视的优势。

      2022-10-14T07:24:41+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年内发布235份并购公告 逾七成为横向并购

      邓之东对记者表示,“受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等因素影响,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对生物医药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促进医药健康行业长期向好发展,预计未来该领域的行业并购还将继续保持活跃。”

      2022-09-30T07:52:3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牵手国药 第二款进口新冠口服药已提交申报

      随着新冠病毒新变异株的出现,默沙东在评估潜在疗法时也将这些变异株纳入考量。默沙东方面表示,在临床试验中,对于感染了Delta(德尔塔)、Gamma(伽马)和Mu这些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OI)的患者,Molnupiravir已显示出有效性。

      2022-09-29T08:09:1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石药集团再次入选中国民企500强

      作为创新驱动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石药集团不遗余力进行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集团研发费用达18.84亿元(计入收益表中),同比增加16.8%,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5.3%。目前约有300个在研项目,其中小分子创新药40余项、大分子创新药40余项、新型制剂30余项,有4个候选创新药物于期内递交上市申请,另有逾50项

      2022-09-23T07:27:19+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武田制药加速消化领域布局 覆盖炎症性肠病等核心疾病领域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武田将展示其覆盖全消化领域的丰富产品线和计划未来引进的新产品,以及重点在研产品和研发管线的布局与发展方向,覆盖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和其他肠腔疾病、胃肠动力障碍及肝病等核心疾病领域。

      2022-09-23T07:26:06+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343种药品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形式审查

      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共343种药品正式通过形式审查。业内人士表示,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疗效好、临床稀缺的创新品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医保谈判常态化加速药品结构调整,驱动行业创新,看好转型制药公司

      2022-09-19T09:29:58+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进程加快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加快。截至9月初,国家药典委分4个批次发布了合计219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满足国标的品种逐步增加,同时供给端快速扩容,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市场增长可期。此外,企业成本上涨或带来提价预期。

      2022-09-15T08:46:07+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工信部: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 持续提高医药工业制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药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

      2022-09-15T07:41:0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成药集采谁将受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集采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联采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中成药集采也将制度化,未来不仅西药将全覆盖集采,中成药也将逐步覆盖。”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赵衡表示,这对药企来说,不仅是机遇,未来也需要进一步利用优质资源优化行业,寻求创新药发展。

      2022-09-13T08:02:3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年内生物医药行业发生123起并购 涉资超140亿元

      “生物医药行业处于前沿科技领域,且行业发展迭代速度较快,存在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大、研发人才密集程度高、产品失败率相对较高等特点。在此背景下,该行业要想扩大规模,并购相较于自建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同时,企业也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

      2022-09-08T07:57:1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药工业十年主营收入增长近2000亿元 中医药企业积极布局大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最大的难点在于药监政策,目前全球各国的药监注册政策不统一,中医药属于传统医学体系,与西药的评审方法、新药注册方法不同。当然,中国市场这么大,中医药企业首先把14亿中国人的中医药服务做好、做精就已经非常好了。”李成荣表示。

      2022-09-08T07:47:3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电生理耗材集采方案发布 行业生态有望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带量采购方案落地后,预计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国产产品入院推广速度有望加快,流通环节费用空间将被压缩,有利于规范耗材采购和使用行为,改善行业生态。

      2022-09-01T07:43:4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